发布时间:
2011-10-27 阅读次数:
1509 【字体:大 中 小】 |
□ 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 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 中学读于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 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四十年代由于战争,贝氏在父亲规劝之下滞留美国,在一家以混 凝土见长的工程公司工作,贝氏在这段工作经验中,为自己奠定 了在混凝土材料上表现佳绩的基础。1942年,贝氏与毕业自卫斯 里学院的陆书华结婚,同年贝氏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入学不久,贝氏就辍学,工作于国际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摧 毁德意意志境内的桥梁。1945年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氏开 始他未竟的学业。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尚未获得硕 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 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上海美 术馆是贝氏的毕业设计,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了数个内庭,使之 观感为各个不同艺廊的背景,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设计特点。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光与空间的 结合,使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 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个人获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普利兹建筑奖。其中普利兹 建筑奖相当于诺贝尔奖,是建筑界最高荣誉。对贝氏而言,1986 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Medal Of Liberty)章对他最具意义 ,该奖表彰非美裔的美籍杰出人士,这枚奖章的价值凌驾于他曾 获得的任何奖项。□ 香港中国银行的中银大厦(1982-1991)是贝氏所有设计方案中最 高的建筑物。□ 1990年5月落成后贝氏就公布退休,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 事业的颠峰。贝氏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建筑 师。他的设计简洁 利落,合理,有秩序性,这是贝氏作品创作写照。精益求精,对形 势空间,建材与技术的不断研究,是他建筑水准提升的原因,是他 作品精髓所在,这正是促使贝聿铭在建筑上名垂不朽,其作品屹立 长存的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