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宋元工笔画为基础,潜心创新,又融入了现代清新雅逸的格调。工笔画家苑福章数十年孜孜以求,情醉七彩,意倾丹青,传神美妙的画作不但受到国内专家、同行的赞誉和推崇,并且走出国门,迷倒南洋。
苑福章1963年出生于武清汊沽港镇苑家堡村,自幼酷爱绘画。13岁拜师杨柳青风筝设计师徐松琦,启蒙老师对他的绘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6岁辍学成了一名人民公社小社员,白天劳动,夜间就把看到的一些景物画在纸上,以此充实单调的生活。渐渐,他把绘画当成生命,以古代小画家王冕那种锲而不舍、物我两忘的精神激励自己。冬天,由于没有燃煤,夜间屋里异常寒冷,绘画时只能将棉被披在身上,褥子围在腿上。有时脚冻麻木了,手冻成了“面包”,但依然笔下生春;夏天,他头缠毛巾,防汗滴落于画上,腰上围条毛巾,截住上身淋漓的汗水。为了节省每一分钱买绘画材料,外出时舍不得花钱买两个烧饼吃。
二十岁那年,苑福章认识的第二位老师,是天津的著名老画家郭洪勋。他被老师深厚的绘画造诣所震撼,十几年老师的言传身教,使他的绘画水平大有长进,工笔画法基本掌握。他的爱好引起当地文化部门的注意,被调入文化站专司美术,受到有美术功底的梅洪生老师的悉心指导。多年的习画、绘画历练,让他的绘画技艺有了很大进步,但他觉得自己还缺少系统、深层的专研与学习。2006年他步入天津美术学院这座高等艺术殿堂,成了一名进修生。做为霍春阳教授和姚景卿老师的得意门生,苑福章受益匪浅,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步入新天地。这决定性的一步,为其绘画前途铺就了灿烂的阳光。进修中,他崭露头角,画风独特、细腻灵透,颇具大家风范。后来霍春阳老师对苑福章如此评价:“福章踏实严谨,作品厚重扎实,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将来必将成为国内工笔画坛耀眼的画家。”
在多位老师的指导下,苑福章的画作获得了很多的奖项:《蜀花乡情》,获天津市参评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优秀奖;《傲雪寿年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庆祝武清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画)之乡”,第九届迎春书画摄影作品展中,获三等奖;国画《双寿图》,入选“第十一届天津市美术作品展”;《安居图》,在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天津地区选拔赛中,获优秀奖。作品多次在新加坡、韩国、英国等地进行展出,受到国内外友人的好评;曾在北京银河艺术空间举办画展,并由北京卫视“北京您早”节目进行报道。2009年在天津金煌大酒店举行了与英国威廉姆公司签约的发布会,作品被日本《关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2010年在天津举办了国礼入选国画展;于2011年同新加坡亚通国际公司正式签约,并得到新加坡总统纳丹的亲切接见;作品多次参加天津鼎天、北京荣海举办的拍卖会,得到了收藏家们的一致好评。鉴于精湛的绘画技艺,苑福章于2010年被国礼研究院聘请为国礼大师,作品被众多国外友人收藏。2011年,参与成立了济美堂高端艺术馆,有霍春阳、韩文来、姚景卿、苑福章四位画家联合展出,社会反响热烈,媒体赞美如潮。2012年春,苑福章被吸收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艺术这门学问,无论是绘画、书法、文学,及舞台艺术等等,倘若没有多年痴迷如醉的付出,没有纵和横的钻研和吸纳,没有以生命相许的情愿,而只以浅尝辄止、心浮气躁,抑或是“以小智而掩大拙”,终归是走不了太久远的。苑福章苦尽甘来,终成正果。他以痴迷和执着、心血和汗水,为自己开创出一片充满希望的天地。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他的工笔画艺术将会更加绚烂,更加鲜艳和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