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鸣(1909~1994),别署悲鸣,号髯公,祖籍山东广饶。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华夏易学工程研究会总顾问等。
陈伯鸣先生天赋聪慧,才华横溢,酷爱艺术,志于书画。幼年即拜辛亥先锋张立垣先生为师。1930年(21岁),毕业于京华美术学院,先后受教于胡佩衡、王梦白、王一亭、高奇峰、齐白石等人。毕业后,曾任东岳艺专、建华艺专、女子艺专、西北艺专、河南大学教授等职,后曾任《华北新闻》总编辑、山东报社社长、省政府参议等职。期间,与刘海粟、丰子恺、张大千、徐悲鸿、张善孖、傅抱石、于右任等人多有往来交流。1935年,先生由西安转至济南,在报社主编《七月美术》,期间与卫雪棋、王绍洛、杨荆石参加鲁迅先生倡导的“左翼美联运动”,积极参与筹办了全国第一届木刻画展,刊行《悲鸣木刻画选》、《悲鸣漫画集》,并与高奇峰、齐白石、于右任、王一亭等名家作品一起载入《艺风社画存》行世。其事迹于1937年被载入《民国名人图鉴》(杨家骆主编,南京辞典馆出版),其山水作品曾作为范画被傅抱石先生收用于编著的《中国绘画理论》(商务印书馆发行)一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济南参加艺鲁美术社任副社长,后调淄博市工人文化宫、市博物馆工作。受命参与整理和诠释蒲松龄遗作,并手抄全本《聊斋志异》。1962年后任职于淄博群众艺术馆,勤于挥毫,创作不息。“文革”之前时被递解回籍,乞食度日,生计日蹙,心境凄然。
1980年,陈伯鸣先生重返工作单位,撰书“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落叶迟”、“梅花傲雪香能永,枫叶经霜色更红”联句,以明壮士暮年、老骥伏枥,倾心艺术研创之心志。笔耕墨耘,佳作迭出。1988年,《群英图》被菲律宾政府购得收藏。1989年,四副书法作品被中国汉园碑林收藏并镌石流传后世。先生不少作品被美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人士收藏。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出版的《仁爱画集》收录有先生作品,中国画研究院亦把先生编入《中国艺术家数据库》;1989年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1990年被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入《当代中华诗词家大辞典》。退休后,先生著有《新词谱》一卷、《砚边杂谈》两卷、《伯鸣题画诗词文抄》各一卷、《易理与书事》一卷。先生一生除在校执教之外,设帐授徒,弘扬传统书画艺术,讲经布道,培育后学,可谓门墙桃李,杖履春风。
陈伯鸣先生诗、书、画、印俱佳,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猛禽走兽各种题材无所不能。而尤长于花鸟,尤善鹰、兰、竹、梅。书法俊秀飘逸,真草隶篆,四体皆精,其板桥体别具风采。治印造诣深厚,金、石、玉、牙、铜、木等材料皆能制之。其书画作品融诗、书、画、印一体,功底深厚,意境高远,其画风秀逸自然,雅俗共赏,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民国名人胡汝麟曾为其画题诗云“参天大木画生寒,不辨云峰与雾岚。有客毫端起风雨,丹青一幅照人间。”
陈伯鸣先生以艺苑全才而享誉书画界,奠定了他在淄博建市以来书画艺术界的宿耆地位,其艺术理论、作品风格以及艺术成就和文人风范对后世影响深远。(王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