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郭书仁:清雅纵逸见心胸

 发布时间: 2011-12-22 阅读次数: 2858 【字体: 】  

  有幸于“半山庐”观郭书仁教授书法、画作,清茗一壶,荧灯一盏,友人二三位,书画百余幅,于案上徐徐展来。春兰秋菊,冬梅夏荷,芭蕉山雀,修竹灵鹤,墨彩纷呈、笔走龙蛇,不意间清雄之气盈室,溽暑消散,郁结尽拆,而胸怀豁然。中国水墨写意画虽绘山川、人物、花鸟,然不拘于形肖而重于神韵,要旨在于以物写心,物我交融,遣意趣于笔墨,蕴精神于气象,使观者心为之所动,意为之所驰,出入画者心胸,而有感于怀抱。故读中国写意画如读古典诗词,凡读大家,如王维、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者,心胸所寄殊异,意气必不能尽同。读写意画亦然。郭书仁心性豁达,为人真诚,豪爽率直,乐道安命,虽年近古稀,心胸意气却似在壮年。其腕下写意花鸟笔墨精湛,豪放天纵,笔力劲健磊落,刚柔相济,收放有致,于着意与不着意间而筋、肉、骨、势俱备,如出天然;墨色清雅润泽,五色相映,干湿浓淡,氤氲天成。画格清逸俊朗,物象神韵超迈,灿然而出于前人笔意之外,此其心胸写照而见于笔端者也。其书法危崖崩石,虎跃龙蟠,磅礴跌宕,纵横恣肆,蔚然可观。郭书仁尝住平房,后改造为二层楼,以楼上为画室,起居、作画往往要爬上爬下,遂顿悟:艺无止境,自己方处于“半山”之间,尚需努力,发奋向上;又于艺术风格探索中有感于王安石之变法,亦追慕其晚年乐水爱山,归隐江宁之情怀,遂以“半山庐”为斋名,用以自勉,并以示无争于市肆。

  郭书仁,号半山庐主人。天津人,1945年出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天津文史馆馆员、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曾任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分院院长。他擅长花鸟画,兼攻书法及美术理论。少年即拜名师萧心泉学画,后又师从孙其峰、萧朗、梁崎先生,并受王学仲、溥佐等先生指教。

  郭书仁成名较早,学画从艺的道路与同龄的大多数名画家不尽相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上小学时字写得很规整,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笔墨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了崇高的位置。此后,他的艺术天赋在美术课上得到展现,图画作业常被挂到教室的板报上表扬,这让他开始痴迷于美术。1959年,14岁的郭书仁上初中一年级,恰好班里的一位同学也爱画画,两个人成了好朋友,常在一起画画。一天,这位同学对他说:“咱不能总这么自己画,得拜师学艺。 我家邻居有一位萧先生,画得特别好,咱拜他为师吧!”已沉迷绘画不能自拔的郭书仁当然同意。就这样,两个少不经事的中学生便带着自己的画去拜师。老人认真看过他们的画,竟爽快地收他们为弟子。但第一课却是从讲解、背诵孙过庭的《书谱》开始,然后又让临摹《曹全碑》,两个学生大喜之后又多少有些失望。后来才得知这位老先生好生了得,竟是“津门画界五老”之一的萧心泉先生。

  萧心泉(1892-1965),天津武清人。字曼公,号近水楼主,斋名近水楼、耕云馆等,生于清末光绪年间,熟读经史子集,以课徒鬻画为业。他自幼喜爱书画,早年自学,临习芥子园画谱和各种碑帖。后参加天津广智馆附设的“城西画会”,拜清末著名画家张兆祥之高足陆文郁为师,专攻花鸟。曾供职于徐世昌总统府秘书处,参加以金北楼为会长的北平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活动,结交了不少书画名家。这期间,饱览故宫珍藏,追本溯源,对宋元明清历代花鸟名家,诸如黄荃、林良、吕纪、陈白阳、恽南田、华新罗等人的精品进行系统的临习和研究。他还注重观察生活与写生,曾携友人游历名山大川,创作了一批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充满生活情趣,形神兼备,自成一格的花鸟画。他的画意境清新,格调高雅,兼工带写,用笔设色不拘一格,对比、映衬以及设色和谐自然,深受时人之称颂。1930年,他的作品《玉兰》代表国家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银质奖,轰动一时。上世纪30年代初,他在天津美术馆中国画研究班教授花鸟画,与刘奎龄、刘子久、陆文郁、刘芷清并称“津门五老”。1953年,在北京北海公园内举办首届中国国画展,他是天津作品入选的五位画家之一。1953年底,萧心泉被天津市政府聘为天津文史馆专职馆员,从此,专心致力于书画艺术,在工人文化宫、文化馆传授书画技艺,潜心培养艺术人才。1954年,又与刘子久、刘奎龄、刘芷清等老一辈名家以及孙其峰、孙克刚、王颂余、萧朗、梁崎、王学仲等中青年画家共同发起组建天津国画研究会,为推动天津国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萧心泉的艺术创作处于巅峰,为天津国画界领军人物之一。作品立意新颖,设色典雅,冲淡平和,讲究章法,常自撰诗文题画,可谓诗书画俱佳。萧心泉以花鸟画著称,晚年喜作水墨梅兰竹菊石,尤擅长画设色菊花,时有“萧菊花”之称 (见张德智文:《画坛耆宿“津门五老”萧心泉》) 。

  郭书仁拜师学艺时萧先生已经65岁,正值艺术巅峰。老人课徒认真,要求严格。每次授课都对画理、技法精心讲解,安排作业;下次讲课前又要对作业详细讲评,画得好时要表扬,不足之处也会悉心指教。郭书仁常受到表扬,刚开始心里有些飘飘然,结果,引来了老先生对他的唯一一次训斥。那时,郭书仁和同学常去看画展,在一次作业里不自觉地用了画展中见到的一些技法。老人仔细看过他的画作,沉吟良久,沉着脸问道:“你这是跟谁学的画?”“……跟您学的。”“我哪一笔是这个画法?!重画!”老人严厉的神情让郭书仁记了一辈子。事后,老人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你天资好,一定要塌下心来学,要从老师的笔墨中去细心领悟他的用心。学好一家,再另学一家。朝秦暮楚,你一事无成。”老先生这句话在郭书仁懵懂的心里打开了一扇天窗。“陆俨少先生曾说:第一口奶很重要。我体会最深。”郭书仁说:“后来,我的艺术道路走得比较顺,肯定要感谢孙其峰、萧朗、梁崎等老先生的指教,但首先要感谢的还是萧心泉老先生。他不仅给我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还点拨、打通了我向高层次发展的要领和门径。以后我读画时,首先研究的是画家的心境、意图与笔墨构图间的关系,然后才是其他。这真让我受用终身啊!”

  陆俨少先生《山水画刍议·学有师承》中指出:“作画得名师亲授,看其下笔顺序,怎样执笔,怎样审势,怎样用笔、用墨、用水、用色,怎样收拾,层层加染,以至完成。尤其作画中间,片言只语,点出关键,启发甚多,铭记在心,过后细细琢磨,回忆全过程,进益自多……所以学画起手最好有人指点、示范;而入手之后,老师的法则,将影响终身。虽然后来有所变化,但终不能完全摆脱,所以启蒙老师很是重要,所谓‘第一口奶’。如果路子不正,后来悟到,虽欲跳出,极为吃力。这是说得到名师指授的好处。”从郭书仁的这番经历来看,得名师指授的好处要远过于此。

  正是有名师的指授,让郭书仁打消了报考美术学院的想法。中专毕业后,他分配到工厂技术科工作。很快,厂领导得知他有艺术专长,便把他调到工会,从此,他如鱼得水,以扎实的艺术功力在市级艺术创作中崭露头角。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常受邀参加全国性画展,也多次参加市里组织的艺术创作活动,得与同受邀请的孙其峰、萧朗、梁崎、王学仲、溥佐等津门老画家相识,老画家提携后学不遗余力,郭书仁便与老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从此,他不畏寒暑,常携画稿奔走于诸位先生门下,问道受业,获益匪浅。

  八十年代初,市文物公司“艺林阁”请他画了一幅水墨写意葫芦,陈列在橱窗里,没想到,这竟为他在津门画坛赢得了“郭葫芦”的雅号。不久,文化局便调他到 “文物公司”业务科工作,后来,他又主动要求去了库房。郭书仁是个有心人,他知道,被世人称为现代四大花鸟画家之一的张大壮,就是为大收藏家庞济元的“虚斋”管理书画,得览名迹,心摹手追,画艺大进的。当年,萧心泉先生送他画稿时也曾告诫他:“没有千篇稿,不是画画人。”他塌下心来在“文物公司”干了8年,遍观资料室和库房内古今名家真迹,潜心研读、临摹前人佳作,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涉猎,遂眼界高阔,胸次大开,收获颇丰,为他后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在他积累的画稿中不乏八大、石涛、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陈少梅、于非闇、石鲁等众多名家力作的摹本,笔墨、画风酷似原作。有工笔钟馗一幅,形神兼备,甚有大家风范;另有线描昆虫数帧更为精湛,笔锋细如发丝,沉稳劲健,虽是临本,亦令人叫绝,由此可知当年之用功。郭书仁说能做到这些,也多得益于老先生们的教诲。画稿中常夹带大小不等的纸片,上面绘有花鸟虫鱼等片段。他拿起其中一张绘有山雀、八哥、鹌鹑、麻雀的小斗方说道:“这都是宝贝啊!”虽无落款,望而可知那是孙其峰先生的真迹。这亦可见其学画之用心。

  1986年,郭书仁调入戏剧博物馆搞布展工作,两年后又调入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授国画。最初,学院领导盛情邀请他来校任教时,他婉言谢绝了,在院领导一再坚持下,他只好答应兼课。在课堂上,他的水墨写意画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遂欲罢不能,最终还是调入了学院,从此开始了他20余年的教学生涯。其间,已成名的郭书仁进入天津美院深造,系统而深入地研习了美术史论及技法,这将他的艺术水平和修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郭书仁的从艺道路可以说经历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从课徒、走访名师、研读名家真迹到现代学院式教学的所有形式,这是他最与众不同之处,也是他取得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20余年是郭书仁艺术的成熟期。他正值壮年,凭借40余年的艺术积淀和学养,上下求索,逐步确立自家清雅纵逸的艺术风格。郭书仁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李可染先生的名言。我知道,不能形成自家面貌,笔墨再好,也是人家的东西,自己还是一事无成。”陆俨少先生曾指出:“有了名师,如非上智,每每为名师所圈住。老师的成就愈大,被圈住的力量也愈大,也愈难跳出。终身是老师的面目,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反不如无名师指授,自己摸索,四面八方,吸收营养,少框框限制,容易自己出新……要自己创造条件,挤时间,深思熟虑,多方听取别人的意见,所谓‘困而后学’,这样学到的东西是深刻的。”郭书仁师从萧心泉、孙其峰、萧朗、梁崎等颇有成就的艺术家,最终能不为所囿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上智”之外,其付出的勇气、深思与努力亦应超乎常人。

  古人说字如其人,其实,画亦如其人。郭书仁清新淡雅、豪放飘逸的画格,与他的心性、阅历有着极深的渊源。著名书法家、文艺理论家王全聚先生曾著文对郭书仁和他的艺术作过准确的评价:“强调美与善的内在一致性,是儒家美学的重要特征。我觉得这也正是郭书仁的为艺之道。善,是他心底盈盈满满的东西,也是他画中盈盈满满的东西。他是以柔和的目光笑看生活,看一切的人,因此他的画充满爱意。他对这个世界似乎缺少批判精神,这使他的作品并不以思想的深刻见长,但面对生活的善与美,却能以观察的深刻、体验的深刻、表现的深刻占优。善良的心性,加上艺术家的敏锐,使他能那么强烈地感受到又能那么精妙地表现出花草之美、虫鸟之美、荷塘之美、雪野之美……而这一切,一切都体现为和谐。既有笔墨、色彩、构图等技法层面的和谐,更有精神层面:花鸟木虫以及万物之间的和谐、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和谐。他的画追求‘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意境,这里没有强烈的现代性,但却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我想起一则古代诗论,稍加改动,或许适合评价郭书仁的画风:高华而不浮艳,沉郁而不晦涩,雄健而不粗豪,冲淡而不寡薄,苍劲而不老硬,秀润而不嫩弱,飘逸而不佻挞,质厚而不板滞……这些典型的表达了中庸之美的美学原则,这也正是郭书仁所努力实践的审美理想吧!”

  郭书仁花鸟画题材涉猎广泛,犹以梅兰竹菊、荷花最能见其风骨。古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又有“画有六法,兰竹不与焉。此古之幽人君子,寄于笔墨以舒性情”之说。郭书仁笔下“四君子”入于文人一派,犹以笔墨放逸劲健,清润精洁而异于前人,其物象不媚不骄,不怨不怒,神情洋溢,意态天然,似是随意挥洒,然清雅超逸,观之则豪爽纵逸之气扑面。如见布衣秀士,隐逸山野林溪,素衣临风,意气翩翩而乐山水焉。使人恍若涉溪谷,沐清风,伴仁人君子游于幽境而不闻秦汉。

  郭书仁笔下荷花率意俊朗,烂漫灿然,尤为其诸画之最。荷花入画,唐已有之,而元明以前,多写其形。虽周敦颐《爱莲说》赋予了荷花君子之誉,亦未能改变,盖写意之未行也。古今大家善画荷者不乏其人,然意趣精神迥异。八大荷花如老僧孤寺,满目萧瑟;缶翁荷花如学派领袖,肃穆苍古;大千荷花如高人野逸,心旷神远;白石荷花,如乡贤长者,质朴率真。此时代、身世不同,心性殊异使然。郭书仁画荷,逸笔草草,率真径情,纯净质朴,不假雕饰,可谓有神无迹,臻于化境。飘飘然如得太白遗韵,似白衣处士漫步山川、闹市,气韵高远俊朗,风姿天纵;意态清逸洒脱,卓尔不群。悬之净室,孤灯对坐,则如与青莲对饮,醇香四溢,清气悠远。可与谈古论今,语仙道佛,感悟人生而快意纵情,无所忌惮。其神采灿然中流露出的清朗自信,淡然自若,正是画家精神之所在。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封建社会官场腐败如淤泥,仕人多枝蔓勾连以求升迁,妖媚可亵玩者岂可胜数。周敦颐以花喻人,然古今善画莲者众多,而鲜有得其意者,郭书仁之荷花可谓得之矣。

  明清以来,中国写意花鸟画家们探源发微,异彩纷呈,名家林立。郭书仁能自成一格,立足其间,所付艰辛自不必说。与吸收西画元素形成自家面貌的画家相比,他在传统笔墨、审美基础上发展、创新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勤奋与艰辛之外,尚有将心性、才智、学养融入时代的挥发与支撑。今人绘画欲别于前人,多苦苦于笔墨中求之,有不能得者,或陷于浮躁狂怪,殊不知以时代之我心,见前人之旧物,物我交融则可出前人画意之外。郭书仁之画作可为典范。

  郭书仁几十年来教书育人,校里校外,亦可谓桃李芳菲。跟随他多年的学生尹宝华说:“郭老师作画认真,带学生也认真。他待人诚恳,把学生当朋友,尽心尽力,但要求很严格。学生作业一定详细讲评,往往要一改再改才能过关。他一再告诫我们:一定把心用在画上。跟郭老师不仅学画,更重要的是学做人。”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郭书仁作为代表曾与萧朗等文艺界前辈一起随天津文联代表团到陕西、四川等省市访问、交流。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高规格的大型美术作品展,并作为市政府领导出访美、日、英、法、澳、新、荷兰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赠送外宾的礼物,受到高度赞赏。1988年以来,《蓬勃之气》、《野趣》先后入选第六、第八届全国美展;作品《清秋图》获首届“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佳作奖;《雪韵》获“弘扬民族文化优秀美术作品展”三等奖;《芭蕉过雨》获“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优秀奖。作品被多家美术出版社出版,并被北京天安门城楼、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南海、京西宾馆,天津美术馆、迎宾馆、大礼堂、天津站、天津机场及四川、山东、河南、贵州等省市的艺术馆、博物馆,李可染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重要场所、机构收藏、陈列。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郭书仁画集》、《郭书仁花鸟画集》、《名画典藏——郭书仁》、《郭书仁教授写意花鸟画》、《写意花鸟画教程》、《荷花画法》等画集、著作出版发行。

  2004年,郭书仁被市政府聘为文史馆员,与萧心泉先生师徒二人相隔58年先后被聘为文史馆员,这也是津门画坛的一段佳话。几十年来,郭书仁每到一个单位,必立画案,铺毡研墨,笔耕不辍。他执著于绘画艺术50余年,最终成为了著名画家、大学教授。他曾担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主任、分院院长达14年,直到学院与天津工业大学合并时才得以从领导岗位退下来,而真正退休离开大学讲台时已是63岁。当年,母亲为支持他学艺,每月从家庭收入中挤出8元钱为他交学费,对此,他心存感激,终生不忘。在郭书仁的人生与艺术经历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人们思考。

  郭书仁,号半山庐主人。天津人,1945年出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天津文史馆馆员、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曾任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分院院长。擅长花鸟画,兼攻书法及美术理论。画风清新淡雅、豪放飘逸,自成一格。他少年即拜名师萧心泉学画,后又师从孙其峰、萧朗、梁崎先生,并受王学仲、溥佐等先生指教,上世纪70年代以来,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高规格的大型美术作品展,并作为市政府领导出访美、日、英、法、澳、新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赠送外宾的礼物,受到高度赞赏。1988年以来,《蓬勃之气》、《野趣》先后入选第六、第八届全国美展;作品《清秋图》获首届“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佳作奖;《雪韵》获“弘扬民族文化优秀美术作品展”三等奖;《芭蕉过雨》获“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优秀奖。作品被多家美术出版社出版,并被北京天安门城楼、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南海、京西宾馆,天津美术馆、迎宾馆、大礼堂、天津站、天津机场及四川、山东、河南、贵州等省市的艺术馆、博物馆,李可染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重要场所、机构收藏、陈列。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郭书仁画集》、《郭书仁花鸟画集》、《名画典藏——郭书仁》、《郭书仁教授写意花鸟画》、《写意花鸟画教程》、《荷花画法》等画集、著作出版发行。



上一篇文章: 书法家王冠峰 下一篇文章: 《金陵四十景》亮相朝天宫


相关文章
[        宁静致远-刘宁山水画作品[历代书著名书法家刘国权
[历代书百岁画家刘石平[历代书书画大师--爱新觉罗.启功
[历代书徐本一[历代书当代书法家陈兆庆
[历代书米南阳[历代书赖少其
[历代书李绪刚[历代书徐镇锁
[历代书“壶艺”与“陶塑”兼修的紫砂大师——...[历代书迟学龄
[历代书张延信[历代书何冀闽
[历代书苏怀祥[历代书苑福章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鲁中书画网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89418888092041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