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10-27 阅读次数:
2022 【字体:大 中 小】 |
陈明华,号二郎。1968年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专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盐城县书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暨高研究班毕业。
近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书展:第二届行草书展、第五届楹联展、第二届“流行书风”征评展、第二届扇面展、2005年“书法导报”国际年展。 2007年1月26日,“陈明华书法作品展”在江苏盐城盐都区文化馆展出。参加2007年5月25日 “五号线艺术书法展”在江苏盐城开幕。2008年12月5日参加“五号线艺术书法展”四川“诗婢家”展馆开幕。 陈明华———- 明华兄也是中国书法院“黄埔一期”的学生,是后来加入五号线的,从此明华兄就成了“五号线”的最高海拔。虽然是一米八几的个子,但性格不张扬,倒有些“讷于言”,不过“敏于行”,近几年频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明华兄自己说比较喜欢草书,喜欢大草的自由率性、无拘无束。观其草书果然是神采飞扬、灵气十足,意在黄庭坚、祝允明之间。然而草书易流滑成习气,明华兄深知其中厉害,因此在篆隶上用功颇勤,对赵之谦、徐生翁等碑学大家也多有眷顾。董玮说明华兄写字好“见异思迁”,可谓一语中的。现在我们可以坐拥书城,这种条件是古人不敢想象的,拥宝山而不知取宝,那是傻瓜干的事。何况古人提倡深入一家,并不反对兼取诸家,否则怎么会有“博观约取” 之说,又怎么会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论。 看了明华兄年初在盐城的展览,我还感到,明华兄是善变的,虽然他说变得有的朋友都接受不了了,但他依然没有丝毫犹豫的在变——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他说金农“众毁不如独赏”之语,对他启发很大,此言不虚。曾翔老师给明华兄展览前言起的名字是《正在路上》,看来明华兄又要风雨兼程了。虽然很辛劳,但也乐在其中,“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自认为创作出的作品比较满足时,悬于壁,一支烟,一杯茶,缕烟袅袅,茗香沁肺,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