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10-27 阅读次数:
1688 【字体:大 中 小】 |
白砥,1966年生,山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博士。作品多次在国内大展中参展、获奖,出版有《白砥书法艺术》等,友声书社学术委员。
作为第一代书法博士,白砥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对书法的热爱和勤奋。1987年,白砥被浙江美术学院录取,成为沙孟海等导师的硕士研究生。此后,他又成为章祖安先生的博士生。白砥对书法的理解,并不停留在“把字写好看”这点上。白砥认为,书法并不是仅此而已,它承载的是中国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体悟和理解,是一门载“道”的艺术。白砥对书法和现代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说,古人和今人都言书法创新,但书法的本质不会变。书法的“传统”和“现代”,决不是矛盾对立的。她是同条河流,或平缓、或汹涌。只有源头充足,河道通畅,才不至于使她走向干涸、走向死亡。
白砥作为新时期在创作领域最引入瞩目的书法家之一,自1996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反以往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深居简出,潜心研究与探索。其先后著述有:《书法空间论》、《历代书法大师风格批评》、《王羲之作品解析》、《中国书法艺术图典》等;在创作上继《白砥书法艺术》之后,又出版有《白砥小楷集》及《白砥行草书二种》,可谓成果喜人。正是这种踏实的作风及义无反顾的探索精神,使白砥作品在林立的字画藏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懂行的收藏家们宝爱的对象。
白 砥(赵爱民)
1965年 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
1984年 毕业于北京国际政治学院法语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90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画系书法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9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画系书法专业 (获博士学位)
现为 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系 副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成果:
展览:
1989年 作品(书法) 参加《首届国际青年书法展览》
1990年 作品(书法) 参加《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家篆刻家作品展》
1993年 作品(书法) 参加《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家篆刻家作品展》
1995年 作品(书法) 参加《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1996年 作品(书法) 参加《中国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
1998 年 作品(书法) 参加《美国当代中国书法展》
1998 年 作品(书法) 参加《巴黎二十世纪中国书法艺术大展》
1999 年 作品(书法) 参加《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展》
2001年 作品(书法) 参加《香港当代中国书法展》
2003年 作品(书法) 参加《正大书风展》
论文、专著及作品:
1991年 论文《金石气论》发表于《书法研究》第1期
1995年 作品集《白砥书法艺术》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年 论文《对书法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的思考》发表于《书法研究》第1期
1999年 作品集《白砥小楷集》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年 编著《中国书法艺术图典》 上海画报社
2001年 作品集《白砥行草书二种》 华夏出版社
2001年 《中国书法名家技法﹒白砥书法艺术及技法》 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
2001年 论文《汉字空间与书法艺术》发表于《中国书法》第9期
2001年 论文《空间的新秩序——关于现代书法》发表于《书法之友》第7、8期
2002年 编著《中国历代书法名作》四卷本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年 论文《心有古人毋忘我——潘天寿书法的空间形式及其现代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年 论文《传统哲学思想的切入对书法空间形式的作用与影响》发表于《书法研究》第5期
2004年 论文《狂草性格》发表于《中国书法》第9期
获奖情况:
1986年 参加《全国首届神龙书法大赛》 作品(书法) 获金奖
1995年 参加《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作品(书法) 获二等奖
1997年 参加《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 作品(书法) 获“全国书法十杰“
1998年 参加《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作品(书法)获三等奖
1999年 参加《浙江省第三届鲁迅文学艺术奖》评奖 作品(书法)获优秀成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