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第一章 香江碎影(5)
发布时间: 2012-03-28 07:36:38 阅读次数: 2106 【字体: 】  【关闭

国庆节的新衣配上胸口别着的五色旗,总让黄祖耀觉得十分神气。

有一个国庆日,散了会,黄祖耀正这么神气地走在街上时,无意中发现脚边多了双不停踏动着的大皮靴。突然,一块脏泥从黄祖耀身边飞过,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大皮靴上。黄祖耀还来不及抬头看那皮靴的主人,他的领口已经被一双黄毛手抓住,同时有声音叽里咕噜地从头顶传来,伴随着手指示意,洋人要黄祖耀将靴上的泥擦掉。小黄祖耀又怕又气,红涨着脸嚎啕大哭起来。围观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洋人终于悻悻地放开了手,走掉了。虽然有惊无险,这一天却在黄祖耀心中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特殊“纪念”。

1926年,黄祖耀的父亲和他的好友黄燕清共同创办了中华中学。史料中描述:

黄氏主理《香山旬报》时,曾兼任中山烟洲小学校校长,又设工艺传习所。1926年春天,在香港创办中华中学,当时适值省港大罢工,港人很多都离开香港,学生人数不及三十名,经过惨淡经营,未及三年,学生已超过一百人,到黄氏1938年逝世的一年,学生已有四百名了。

黄祖耀也随之进入了中华中学。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在书法方面重要的启蒙老师——邓尔雅。

尔雅先生与黄祖耀的父亲原是同学。黄祖耀的祖父芑香公曾被张之洞聘任为广雅书院文学馆分校校长,而尔雅先生的父亲邓莲裳则在同一时期担任广雅书院院长。因为随侍在父亲身旁,早在1921年左右,黄祖耀就曾经拜识邓尔雅。中华中学成立后,二十出头的邓尔雅便接受邀聘,成了学校教席。

矮且瘦,蓄着两撇胡子的邓尔雅,在少年黄祖耀的眼中,无疑是庄重而有风度的。尔雅先生嗜吸卷烟,口袋里总是装满长方形的卷烟纸;对精通各种掌故的尔雅先生来说,这些卷烟纸还兼具资料收集卡的功能。无论是在读书、阅报,还是在和朋友谈天时,只要发现有用的资料,他立马取出卷烟纸片,认真地将其记录下来。

在黄祖耀的记忆中,邓尔雅似乎从未对谁疾言厉色过。他爱说笑话,在教授书法、小学(包括文字学、训诂、音韵)时,总是有独到的见解。他旁征博引、追本溯源却又深入浅出,自然成了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在邓尔雅的指导下,黄祖耀开始学习《张迁》、《史楷》等汉隶,并且临摹《鱼公姬夫人墓志》这样的隋碑小楷。按照先生的要求,学生们以大块方砖作纸,用笔蘸水作墨进行临写,一个大字占满一方砖,等水干后继续写。方砖约一尺二寸见方,广东人叫“阶砖”,在房间铺地用,吸水性很强,随写随干,用起来十分方便。尔雅先生对学生们说,写大字比写小字更能锻炼腕力,而且显气魄。大字写好了,小字就容易写好;但写惯了小字,未必能写好大字。他还主张初学者一定要从楷书入手,然后循序渐进;先务方整,勿求奇纵。

少年人爱新奇。在苦练了一段时间的楷书后,黄祖耀弄到一套上海扫叶山房的石印郑板桥手写全集。板桥体疏放奇特、变化颇多,黄祖耀一见,如获至宝,便开始偷着摹写。父亲看到了,极其不悦,告诫说:“你学写字不守规矩,学那些“江湖气”将来一定失败!你不知道郑板桥是从隶书、楷书开始写的,他用隶体渗入行楷,有深厚的基本功,你从皮毛模仿是没出息的。”

上一篇: 第一章 香江碎影(4) 返回目录 下一篇: 第一章 香江碎影(6)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2304990291595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