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第一章 香江碎影(2)
发布时间: 2012-03-28 07:35:22 阅读次数: 2101 【字体: 】  【关闭

因为担心招致新的迫害,1918年左右,黄祖耀举家移居到了香港。

全家人最早住在砵甸乍街。这条街道外观简陋、行人稀少,但依然拥有一家取名“域多利”的电影院,一家名为“广兴洋行”的糖果公司,一家供应船舶伙食日用品的“办馆”, 一家挂着“银松寿司”招牌的日本歌伎院……在街口,还有家瑞兴纸行,老板冯伯胖胖的身子坐在纸行门前的藤椅上,是整条街道不动声色、不分寒暑的活标签。

黄祖耀爱逛电影院。剧场入口处站着一个负责收票的面容黝黑的中年男子,脸上总是微带笑意,黄祖耀渐渐和他混得极熟,常常觑见附近没人注意,朝男子做个鬼脸,便拉着堂姐溜进了戏院。电影院放连续片《龙爪大盗》,也放卓别林、夏劳?莱的喜剧,这一切都深深地让年幼的黄祖耀和他的小堂姐着迷。数十年后,已然成年成家的黄祖耀一回想,《龙爪大盗》中那身披肩头连帽黑斗篷,只露出两只眼睛在外面,右手探出尖利的皮套兽爪,骑在马上飞取敌人咽喉的英雄人物,依然清晰如在眼前。

在和砵甸乍街相交的干诺道上,有几家“行船馆”,也就是海员们寄宿和等候招雇的地方。贪玩的黄祖耀时常光顾这里,好奇地看着身穿“迷你裙”的苏格兰军队吹奏乐器,缠着头巾、形象肃穆的印度籍巡逻警来来去去……

到了夏天,整个香港闷热得透不过气来,黄祖耀便约上几个小伙伴,溜达着去“皇家码头”。码头上凉风飒飒,挟带着些许海腥味。付上半个仙(一个铜元用斧子劈开后的一半),就可以跑到铁扶梯下面紧贴海面处看“鸡抱仔”(小河豚)了。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小河豚只比乒乓球大一点,挺着圆鼓鼓的肚子,被浪头冲到了铁踏板上,却因为等不及新一轮浪头把它们带回海面,并且因为缺水而不停地挣扎跳跃。黄祖耀好心地伸出小竹枝,把小家伙们拨进水里,河豚的小圆肚子立刻缩了回去,可是,新的浪头一来,总有几只再次被冲回到了铁踏板上。看着它们重新鼓起圆溜溜的小肚子,在踏板上挣扎跳跃,小伙伴们急得直骂:“罗黎衰!”……

无忧无虑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直到黄祖耀被送进他家附近的“明心学塾”。这年,黄祖耀九岁。

“明心学塾”被设置在一所小楼的第二层。学塾的老师被称作“明心先生”,头发微白,口嵌金牙,身着软缎小褂,胸前纽扣处露着半截金怀表的链子,脸色总是随着学生的贫富而转换寒暑。教室里光线暗淡,只有“圣人位”前供着的香烛发出微弱的光芒。

学塾里有三十名顽童。每天早上,学生们需要向“大成至圣孔子先师神位”鞠上三个躬,向“天地君亲师”神牌鞠三个躬,再向老师鞠三个躬才能回到座位。教材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有讲授典故、骈四骊六的《故事琼林》,以及全是对偶句的《韵对屑玉》,背书的关口天天都得过;孩子们背诵时,需要把课本放在先生书桌上,转身面向同学,如若背诵不出,就得跪监人位挨戒尺。每天总有十几个孩子为此哭哭啼啼。

经常会有些孩子逃学,黄祖耀也是其中之一。他总是趁先生不备,便和一位卢姓同学一起,去花园道游荡。花园道环境清幽,行人稀少,很难碰见家长或熟人;路边散落生长着各种野花,有野百合、凤尾葵、书带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羊齿植物。一些桫椤树叶落在草坡上,黄祖耀将它们捡回家放在水缸中,慢慢就被泡成了好看的网状叶筋。

上一篇: 第一章 香江碎影(1) 返回目录 下一篇: 第一章 香江碎影(3)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21193695068359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