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筠 图 Lillian
我们身处的时代,走得太快太快,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怀疑,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吗?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迅捷,步履匆匆,犹如总在挤末班车。
我们被网络上各种信息包围,关注全球各地的“重大”新闻;我们被社交网络所累,与所谓的网络好友密聊。
纷繁芜杂真的是生活的真相吗?
有一位爱好东方文化的西方女子却发现,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有许多年轻人,生活看似浮华,实际却有着内里的沉静。
每当华灯亮起,有热衷于泡吧跳舞的,同样也有在家中一个人安静地练习书法的年轻人。
西方女子很难理解,在现代中国里,为什么,书法这门古老的东方艺术,能有如此大的群众基础?在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当中,仍被广泛热爱。
是的,无论是城市,还是小镇;无论是经济开发区,还是旅游景区,我们都发现有年轻人在闲暇时,用书法来修身养性,用书法来怡情。
书法,并非是我们的必修课。但几乎每个人都曾有练毛笔字的经历与记忆。
从描红到临摹,从看帖到练帖,很多年轻人一站到案边,凝神、聚气,悬肘、提笔,自然就做出了专业的架势。因为他们、以及他们的上一代,都被书法熏陶了很多年,这门艺术早已融入了国人的血液中。
魏碑的遒劲浑厚,隶书古朴率真,“蚕不双起”、“燕不双飞”,行书最讲究气……苏轼有言,“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痴爱书法的人,在字帖里寻找自己的心灵契合者,找到那些古代的偶像。就如同人生之初见,在字帖中瞥见的第一眼开始,21世纪的年轻人,找到了几百上千年前的精神导师,从临摹这些导师的字体中,汲取着自己生活的正能量。
有人爱赵孟頫,熟读他的字帖,从他的书画中看到曾经江南的好风光。书法艺术的美感,不仅来自于字体的形,更在其表达的意。练习书法的人,在一遍又一遍地临摹过程中,触及到中国文明的魂灵。
开设书法班的老师说,书法亦可以养生。因为练习书法,必须要摈弃杂念,凝神静气,在笔头的起承转合中,促进了血气的畅通,更让手臂和腰部肌肉得到了锻炼。
“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练习毛笔书法,需要一整套的礼仪规范。这对当今的国人来说,不仅仅是练习坐姿和站姿,更是种仪式感,一种对书法艺术的敬重。
“书为心画”,练书即为练心。生活里充满了各种欲望的杂音时,书法是让自己沉下心来重新反省自己的一种方式。练字必须沉心静气,否则必然写不好字。另一方面,书法亦是宣泄自我情绪的良方。在奋笔疾书中,直抒胸臆,将内心的感喟印在宣纸上,得到了情绪的表达和放松。
书法可以养性。中国文化中儒释道相结合,书法中有许多来自佛教的文化影响。在今天的白领族群中,亦有很大一群人用练习书法的方式来追求内心的宁静。
书法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书法艺术本身就带给人美的享受,在练习的过程中,就是享受这一当下的快乐。“一期一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生活的快乐,不再等待未来与它的“约会”,今天的年轻人不再等到退休后才来捡拾书法这一生活的爱好,在年轻时便已经开始与书法相会。
即使,在今天的功利社会里,书法越来越像是一种“无用之事”。公司里的文档几乎都使用电脑打印,连写字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但我们的生活里确实需要这样的“无用之事”,需要排解我们心头的情绪,需要满足我们对艺术的美感的追求,或者,仅仅只是需要书写这一传统文化。
这是个纯粹的与书法的约会,源于喜欢,也至于爱。对于大多数的白领爱好者来说,练书法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这一爱好是一场自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