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伟在工作中
在珍贵的文物中,古书画是特殊的一群――因为它们的材质脆薄,寿命较短,尤其是在湿度较大的南方,它们显得更加脆弱。为这些珍贵的古书画“续命”,让它们的魅力妥善保存下来,需要一双充满“柔情”的巧手。当记者采访到长沙市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专家张兴伟时,有点意外――这个80后小伙子,开口说话几乎所有人都能辨识出他的东北口音,而当他工作时,却在沉默中为古书画还了魂。
问诊
画上了“案子”,天大的急事不能走
修复古书画之前,首先要看。张兴伟将画摊在亮光处,仔细观察,掌握其破损程度,查阅作者资料,了解作品风格。这样才能做到修补时心中有数,真正修旧如旧。张兴伟表示,要为古书画还魂,就必须熟知书画家的行笔、运笔风格,“比如左宗棠的运笔就非常有力道。”
你能想象吗,修复纸质的古书画,在仔细观察之后的工序,是“洗”。长沙地区湿度大,字画纸面上容易出现潮湿导致的霉斑,也有虫蛀的黑点和孔洞,这些连同宣纸缝隙里的灰尘都需要依靠“湿洗”来恢复。通常,张兴伟都会在木质案台上铺一层皮纸,洒上清水,用排笔(类似于一排毛笔)抚平,再将字画铺上去,然后均匀喷洒些清水,再覆盖一次皮纸,重复之前的工作。被抚平后的它们,在空气里慢慢贴合。如此往复,每次清洗的面积不大,一幅作品洗完,需要三四盆水。
洗好之后,更细心的工序是“揭命纸”,命纸即画心的托纸。此后的“补”和“全”的过程,需要修复者仔细观察,研究墨色和纸张本身的纹路、颜色。“补”是将字画本身的孔洞和痕迹补平整,需要细心和耐心,而“全”即为字画全色,更需要十二分用心。
“‘接笔全色’最忌讳的就是在原纸上填,要填也只能把颜料填在你补的纸上,触碰原品让新的墨迹和旧的墨迹混在一起,这是大忌,是破坏文物。”张兴伟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逆性”,一旦发现“全”的效果不行,还能把补上的纸拿下来重做。“这种感觉,类似于手工PS。”他解释道。
在书画修复室里,记者看到四面墙壁上贴了不少修补好的书画作品。张兴伟说,古字画在经过前期修补后都要上墙撑平。紧贴墙面能让字画平整如新。
看、洗、揭、补、全、装裱,这些工序看似简单,然而却是一环扣一环,就跟病人上了手术台,不能轻易给手术喊停一样。不同的是,书画艺术作品很珍贵,修复的手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这张画上了‘案子’,我就顾不得其他的事情了,天大的急事,都不能走。”张兴伟说。
学艺
古书画装裱人才不担心失业
“干我们这行啊,比较枯燥,如果不是自己也是学美术的,对国画非常感兴趣,很难把心放下来去做事。”眼前说话的张兴伟站在宽敞的市博物馆书画修复室内,都能听到回声。2009年他从吉林艺术学院的古书画装裱与修复专业毕业来到长沙,而这几年间,经他手修复的古书画,就多达300幅。
张兴伟说,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对国画“情有独钟”。 他告诉记者,修复古书画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他从来不担心“没活干”,更加不用担心会失业。
秘诀
老纸包浆难仿造
“古代纸张有一种‘沧桑感’。”张兴伟告诉记者,画心被揭过的,做得再好也有缝隙,老一点的纸张有包浆,新的纸张即便是补得好,包浆也不会那么好,而博物馆更是讲求“修旧如旧”的原则。
从墙上揭下的字画,只待装轴就彻底完成修复,此后还将经过消毒杀菌的程序,“这待遇,比病人还好啊。”张兴伟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