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典艺术作品穿透岁月的艺术魅力,让市民流连忘返。
深圳新闻网11月22日讯(记者 王丹丹)11月22日,一批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宝级书画向深圳市民开放,其中包括唐张旭《古诗四帖卷》、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北宋徽宗《瑞鹤图卷》、李成《茂林远岫图卷》等35件闻名海外的艺术珍品。这些古典艺术作品以穿透岁月的艺术魅力,带你领略喧嚣之外的沉静与美好。
此次由深圳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石渠宝笈 旷代风华——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名品展》展出的35件书画,包括34件收卷和1件册页,皆为国宝级藏品,总估价近315亿元,涉及唐、宋、元、明、清五代,年纪最大的已近1400岁,最小的也近300岁。
毛诗唐风图 卷 (局部)
溥仪盗运清宫珍品花落辽宁省博物馆
据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由智超介绍,这批国宝原属清宫旧藏,大都是末代皇帝溥仪在逊位后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盗运出宫的,后辗转入藏辽宁省博物馆。辽博的收藏与溥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件国宝的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明末,原藏于明内府的法书名画大多为崇祯变卖补充军饷开支。到清康熙年间,康熙帝对书画的兴趣浓厚,此间已积累了一批书法名画。乾隆弘历对历代书画极为爱好,经过几十年的搜求,当时存世的历代书法、绘画真迹,近于全部汇聚在宫中。
以后,清宫先后进行了三次书画鉴定整理活动,分别将内府所藏历代书画名迹著录于《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初、续两编中。
唐寅 悟阳子养性图 卷 (局部)
清王朝倾覆以后,末代皇帝溥仪在逊位后的11年里,依仗北洋政府“清室优待条件”的庇护,择宫中精要卷册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将1200余件历代书画珍品盗运出宫,使这批书画从此踏上颠沛流离之路。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这批书画一部分被溥仪携带乘小型军用飞机准备逃往日本途经沈阳时,被东北人民民主联军和苏联红军截获,暂由当时的东北人民银行代管。还有一部分被伪满溃兵所打劫,散佚各地。1949年开馆的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承担了搜集保护这批散佚书画的历史重任,建馆伊始,便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书画征集与保护工作,至1952年底,陆续完成,从而构成了今天辽宁省博物馆的馆藏基础和特色。
此次《石渠宝笈 旷代风华——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名品展》正是得益于此。
毛诗唐风图 卷 (局部)
35件真迹多为“铭心绝品”
此次来深的35件展品包括唐“草圣”张旭墨迹的传世孤本草书《古诗四帖卷》、怀素的《论书帖卷》,五代山水画宗师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 卷》,北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卷》,南宋陆游的《自书诗帖卷》,北宋《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元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卷》,明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卷》,清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卷》等。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介绍说,这批书画曾为历代宫廷及重要收藏家拥有,并为清代皇家收藏典籍《石渠宝笈》等书所著录,流传有序,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发展和收藏演变的轨迹。这也是本次展览取名为《石渠宝笈 旷代风华》的原因之所在。
这批书画多为历代书画收藏著录中的“铭心绝品”,其中,《古诗四帖卷》是狂草开山之祖、唐代大书法家张旭的狂草代表作,通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为草书巅峰之篇;《论书帖卷》,为唐代草书大师怀素仅有的几件传世墨迹之一,用笔瘦逸,章法整饬,行笔圆转灵妙,神采飞动跳荡,代表怀素草书的另一面目;《瑞鹤图卷》是公认的宋徽宗存世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真迹,为存世绝少的宋徽宗“御笔画”。
何浩 万壑秋涛图 (局部
赵孟頫 红衣西域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