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来,在每个周末的宜宾街头,你都可以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拉着二胡卖艺挣钱。3岁时被烫伤胳膊落下残疾;10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病重;11岁时开始靠拉二胡卖艺养家……命运对王万楹设置了比同龄人多得多的坎坷和荆棘,可他从没退缩过。新学期开始了,王万楹如愿成为四川音乐学院的一名新生。这个暑假,他更加卖力地拉二胡卖艺赚钱,尽管赚来的钱尚不足以支付全部的学费,但他相信“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10岁开始“挑大梁” 琴弦担起家庭重担
王万楹来自云南省昭通市的一个偏远小山村,5岁时跟着父母到宜宾打工。到宜宾后不久,王万楹的父亲开始经营家电生意,家里的条件日渐好转。因为父亲毕业于云南美院,王万楹从小耳濡目染,也对写字画画很感兴趣,且富有天赋,曾获得过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大赛宜宾赛区硬笔书法一等奖和亚欧杯书画艺术大赛优秀金奖。
无忧无虑的童年在王万楹10岁那年戛然而止——父亲突然患病去世,什么财产都没留下,家道中落。雪上加霜的是,母亲还患上重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丧父的悲痛、生活的落差、家庭的重担,一下子都交织在这个孩子身上。“我都蒙了,几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感觉周围的一切在一夜之间都变得不一样了。”王万楹说,什么承担起家庭责任都是后话,当时就一个想法,就是“妈妈需要我照顾”。于是,四年级的王万楹辍学了。当时,王万楹和妈妈的户口都还在云南,不能申请低保。最困难的时候,家里没有一分钱、没有一粒米、没有一滴油,母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那段经历,王万楹不堪回首:“我觉得天都快要塌下来了,想哭,却哭不出来。”
2004年1月的一天傍晚,王万楹体弱多病的母亲晕倒在翠屏山下。就在母子俩近乎绝望的时候,路过此地的罗人志救了他们。这个仅靠每个月100多块钱低保补贴金过日子的好心人,不仅在经济上帮助王万楹和他母亲,还决心将自己毕生所学的二胡技艺教授给王万楹。学习二胡四个月后,王万楹就走上了街头,从那一天起,他开始学着一个人去扛起生活的重担。他用拉二胡赚的钱买米、买盐,交房租、水电费。白天在街头卖艺挣钱,晚上回家后用自己挣来的钱买药煎给母亲吃。这一年,王万楹11岁,一个人“挑大梁”的日子持续了四年,之后他和母亲的户口才迁到宜宾,每人每月能拿到120元的低保金。
卖艺中的专业选手 两年拿下二胡十级
2004年8月25日。56块钱。
王万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走上街头卖艺的日子和赚到的金额。
“说实话,当时挺怕的,纠结了很久才坐下来,还是不好意思开始。”王万楹告诉记者,那次妈妈和罗老师都陪他一起去了,妈妈站在他背后看了他好久,他才下定决心。“很不好意思,最怕碰到原来的老师和同学。”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尽管老师同学见到他有些惊讶,不过并非出于同情或者怜悯,更多的是赞许,他们亲切地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上课”,让这个小伙子心生温暖。
在卖艺过程中,王万楹还结识了很多“忘年交”。“妈妈陪了我半年,之后我就独立表演了。”王万楹说,八年来,他有了一批“铁杆粉丝”,许多叔叔阿姨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只要自己出来拉二胡,他们就会在旁边陪着。“他们知道我周末一定会来,就给我带些吃的喝的。刚出来时年纪小,特别瘦,每次拉完都有热心人要送我回家,我都拒绝了,男孩子,不怕的。”
王万楹的不幸和坚强感动了这些好心人,也为自己赢得了重新走进校园的机会。转年,宜宾英杰学校与他签订了“资助优秀贫困生免费就读协议”,在新学期里资助他学费、住宿费、伙食费和代管费。之后,王万楹就读的初中和高中也是如此,让他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而王万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多次成为全校一等奖学金获得者。
此外,他因为烫伤落下的残疾也得到了免费救治。“3岁烫伤之后没彻底治疗,左手手肘与腋窝长在一起了,左臂不能抬起、伸直。”王万楹就是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拿下了国家二胡考级的最高级别——十级。在宜宾市叙府商场门口,王万楹的“二胡摊”明显比周围的卖艺摊人气高,大家都说他是这附近“卖艺里的专业选手”。从零基础开始,学了一年考过二胡七级,第二年就拿下了二胡十级,王万楹几乎创造了奇迹。一般情况下,10个人去考十级,只有两三个能通过。记者问他“是不是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王万楹摇了摇头,“与天赋无关,能练出来完全得益于‘魔鬼训练’。”
最困难的时候已过去 大学要修双学位
每天凌晨4点起床和老师在翠屏山上练习,9点回家吃饭,然后中午12点练习到下午5点,晚上7点练习到9点,每天练习12个小时。最初练琴的四个月,王万楹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坚持了两三周之后就感觉有点吃不消了,早晨在上山的路上都能睡着。”
既然这么辛苦,当时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说实话,真的没有什么目的,也没想过考级。就是觉得学会这个能掌握一门手艺,能挣钱养家,就一门心思练下去了。当时父亲刚去世,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家中一连串的变故,二胡是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王万楹告诉记者,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时间长一点就握不稳弓,以前经常看到二胡,但是自己拿到手中却不怎么协调。他没想到,手中的这把二胡真的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改变。能回学校上课了,病也治好了,还经常被邀请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和演出,只是,收入依然没什么变化。“演出都是公益性质的,我从没拿到过出场费,收入来源还是靠卖艺。最多时一个月能赚两三百,少时就没有下限了。”尽管如此,懂得感恩的王万楹还曾为全身瘫痪的花季少女李祚、患病校友安芮等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高考过后,王万楹以文化课400分、艺考346分的高分成绩被四川音乐学院录取。更让他高兴的是,妈妈的身体近一年多来也有所好转,今年年初开始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和儿子一起赚学费了。那个救他们母子于危难的好心人罗老师和妈妈领了结婚证,王万楹再次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我相信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他这样说。
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王万楹并没有报考二胡专业,而是报考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专业学费低一些,而且可以修双学位,我入学之后再选修二胡,这样对以后就业也更好。”王万楹想得很长远,他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作曲家,但更重要的是继续承担起这个家的责任。大家都知道,艺考生往往会参加多个学校的报名考试,王万楹也曾参加过清华大学的艺术特长生招生,而且艺考成绩已经通过了。但他考虑了一下,还是放心不下妈妈,不舍得离她太远,于是放弃了,一心一意备考川音。“别看这么多年都是我在照顾妈妈,可我要是出门,她还是会特别不放心。高二时,我自己去了一趟丽江,一边卖艺一边旅行,我妈每天都要给我打电话。”王万楹说,自己曾经为这件事很郁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更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
早在备考时王万楹就结识了很多同校的师兄师姐,他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还说想走一条和他们都不一样的路。至于是什么,暂时保密,他说“先好好把四年书读下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