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某个早晨,黄苗子去中一路下坡处的一家产科医院看望郁风:郁风快要临产了。途中遇见王昆仑,他将黄苗子拉到路边,拿出一首词给苗子看,并神秘地说是毛泽东所作。黄苗子问是否可以发表,王昆仑说可以,但不要注明来源。
到医院后,黄苗子将毛泽东的词给郁风看,郁风让苗子将词转交给吴祖光。郁风住院后,《新民报》的重庆版晚刊《西方夜潭》便由吴祖光代为编辑。11月14日,《新民报》以《毛词〈沁园春〉》为题,独家刊登了毛泽东这首轰动一时的作品: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山河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其实在九年前就已经写就。1936年2月21日清晨,毛泽东率红军总部从陕西清涧河口渡河,在山西石楼县辛关登岸。正值大雪纷飞,壮丽的高原雪景激发了毛泽东的英雄浪漫主义情怀,等到当晚留宿在义牒镇留村时,便有了这首酣畅淋漓的神来之作——《沁园春?雪》。
选择此时在重庆发表,自然有其政治上的含义。黄苗子在词后加上了一条编者按:
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咏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写完后,他将按语交给王昆仑过目,然后,在王昆仑的建议下,又补充了如下两句:
据自称则游戏之作,殊不足为外人道也。
1936年3月29日,国民政府宣布黄金价格上涨,由每两二万元上调到了每两三万五千元。但就在消息公布的前一天,重庆、昆明等地的黄金销量突然比平日爆增了一万多两。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质疑的矛头一致指向官方,认为有人事先泄露了调价信息,是一起重大的变相贪污案。
《商务日报》的左翼记者杨培新很快从中央信托局储蓄处的一位龙姓小姐处得知了事情的真实始末。拿到龙小姐提供的材料后,杨培新找到了升任财政部长不久的俞鸿钧,指出他对“黄金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俞鸿钧回答说,做出黄金价格上调决定的会议是由宋子文主持召开的,参与者有中央银行业务局长郭锦坤,钱币司长戴铭礼和自己。至于黄金突然多销一事,他可以将那天昆明、重庆等地的销售数据提供给杨培新。在销售记录上,杨培新看到有不少以银行通知转账的方式购买黄金的客户,每笔的购买数额为五百两;很明显,这些人应该是在获知消息后抢购的买主。
因为俞鸿钧在提供信息时开诚布公,再加上共产党的政策是集中攻击四大家族,分化瓦解政学系官僚,杨培新在发表文章时也就没有再去强调俞鸿钧的责任,而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当时的代理行政院长宋子文。心存感激的俞鸿钧认为杨培新是个人才,建议由他来担任自己的政策秘书,专心研究财政政策。在向组织汇报后,杨培新婉拒了这一提议。虽然有些遗憾,俞鸿钧依然在私下交代黄苗子说,无论杨培新有什么需要,都应尽量予以帮助。
不久,报纸上续登了杨培新采写的《黄金案听审记》。法庭上,受审的中央银行业务局长郭锦坤依然桀骜不逊,杜月笙的大弟子杨管北却审时度势,出言谦逊,向法官不停地表示敬意。着文时,杨培新在白描中隐含讽刺,颇有鲁迅风骨。乔冠华看到报纸后拍案叫绝,问是哪个老记者的手笔。黄苗子回答说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乔冠华当即说,我要见他。当时在重庆,乔冠华、夏衍、陈家康、廖承志四人是黄苗子家的常客,被并称为“四大才子”。黄苗子邀请杨培新每逢周日来家,杨培新因此得以和乔冠华等人熟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