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中国文物鉴定遭遇信用危机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09-27  阅读次数:4167次

假文物经“专家”鉴定后身价涨万倍

出具伪鉴定几乎无风险 潜规则盛行

鉴定手段主观 缺乏行业标准引人忧

王刚的“锤子砸宝”风波近日再度将文物鉴定的争议引爆。同一件陶瓷,如果有专家鉴定其为真品,则其价格可以买下一栋别墅;如有专家鉴定其为赝品,其则一钱不值。

一些专家的鉴定可谓字字千金。可问题就出在,谁来鉴定专家的鉴定?

由于没有一套具备法律效力的标准,专家出具鉴定报告非常随意。一些内行近日相继向记者透露行业黑幕:一些专家为了赚钱,只要给钱,什么鉴定都能开。甚至有一些鉴定专家与拍卖行合伙做局,将一件不起眼的文物,甚至假文物抬至天价。有内行表示,大量文物鉴定丑闻出现,中国文物鉴定正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庞大的收藏投资大军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文/本报记者肖欢欢

在某藏品交易网,一个元代青花瓷瓶,叫价180万元。鉴定称,该瓷瓶为元代典型造型,并将其名字命名为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但记者将这一鉴定交给另一位玉器鉴定行家看时,这位专家说,器皿上的图案不是云龙纹,外形也不是元代典型的造型,而这份证书是由北京某文物鉴定中心出具的,出具鉴定的是一位姓赵的鉴定师。经查询,这位姓赵的鉴定师,并没有瓷器鉴定方面的履历。

潜规则1

只要给钱什么证书都开

这种“万金油”式文物鉴定师,在圈内早已见怪不怪。原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孔祥星慨叹说,有些专家什么都鉴定,陶瓷、青铜、家具、书画,什么都行。“我鉴定一类都还出错呢,一个人的精力怎么可能陶瓷、青铜、书画你什么都能鉴定?”

还有一些人,利用普通老百姓对文物鉴定行业不了解,随意开一些很能唬人的名头。孔祥星说,有些博物馆的研究员没写过青铜器的文章,也没有研究过青铜器,他管的库房也不是青铜器,怎么就成了中国著名青铜器鉴定专家?某些专家的底细,只有圈子里的少数人知道。“这些人就敢出去给人鉴定,收钱”。

问题偏偏出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国家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姚青芳表示,当前从事收藏的都是盯着钱去的,是一群不懂收藏的人在搞收藏。所以,鉴定专家的话就成了金科玉律。“有人就拿着几百万,说这件文物谁谁鉴定过了我才买。很多名家就是这样被吹起来的。”

姚青芳分析说,真专家做假鉴定,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文物鉴定圈的水又深又浑。”一件文物要辨明真假,首先要交鉴定费,一般要交几百元,如果要出具证书,则要交证书费,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

曾出版过文物鉴定著作的作家吴树也表示,鉴定公司出具鉴定书,一般它只证明你是真的。所以,一部分无良的专家,把一些明知假的文物,也开成真的。如果专家鉴定一件文物为假,则只能赚三四百元,如果鉴定一件文物为真,则至少可以赚三四千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开具鉴定证书相当随意。只要你出钱,什么样的证书都敢开。开证书的,假的也成了真的了。不开证书的,真的也都成了假的了。

国内著名收藏家姚政也表示,藏品拿给某个专家鉴定,正常有三种说法,一种是真的,是老的;第二种,假的,是新仿的;第三种,也就是这个玩意我没见过,说不准,但实际上,能够拿到钱的只有前两种。“他说这个东西是真的,或假的,都得给钱他,如果他说不懂,别人会给他钱吗?为了拿到鉴定费,一些专家昧着良心说话。”

而广东省文物艺术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吕顺也表示,中国的文博收藏热也就是近20年的事,要参透老祖宗数千年前留下的东西,有难度。所以启功老先生曾经提出“模糊鉴定”,就是说,某件文物,如果现有资料不能证明其真假,就存疑,搁置,等到以后有证据证明其身份,再做判定。这也是世界文博界的通用做法。但当前在中国却不是这么做的。一件文物,几分钟断生死。“模糊鉴定”也被抛诸脑后。说白了就是鉴定收钱,如果有人找你鉴定一件文物,你说“说不准”,人家会认为你没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不知已有多少文物做了“冤死鬼”。

吕顺认为,文物鉴定师敢开假鉴定,还跟人们的收藏心理有很大关系。“有人拼尽老本花几百万投资一件文物,如果你说他的东西是假的,他会跟你翻脸,专家逐渐不敢说真话了。就算说真话,也要看对象。”

潜规则2

同行互不拆台结同盟

此外,鉴定行业还有互相不拆台的“潜规则”。如果一位专家鉴定过了,其他专家一般不会反驳。这样就会出现一些专家集体“走眼”,因为大家都不说真话。

1994年夏天,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北魏陶俑,很快引起轰动。经专家组鉴定后认定为真品。

孔祥星回忆说,当时几乎北京所有的魏晋南北朝陶瓷专家都来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拨出专款,抢救性收购陶俑,短短几个月内,从市场上收购回几百件北魏陶俑。当时,只有自己的导师当时进门看时说:“这么多,有没有假的?”对一组陶俑,他看了后说,年代到不了北朝,而其他专家,没有一个说是假的,众口一词都认为是真品。

然而,在随后的几个月,市场上涌现出来的北魏陶俑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大有收不完的势头。国家文物局后来停止收购,对此事进行彻查。后来发现,这些所谓北魏陶俑只不过是洛阳一些村民做的高仿品。

专家为了利益同盟集体“装聋作哑”的情况并非孤例。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假文物“金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某银行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6亿多元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4个多亿,导致银行最终损失5.4亿多元。后调查发现,5名专家连玻璃柜都没打开,只是围着玻璃柜转了一圈,就在一份“天价鉴定证书”上签了字。这一事件也被视作中国文物鉴定界的丑闻。

潜规则3

鉴定师联手拍卖行“做局”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在收藏成为越来越多人投资新宠的今天,一些文物鉴定专家借着市场监管不严,充当了文物造假的帮凶。一件价值几百元的文物,经过权威专家的鉴定,其身价可能由几百元陡增至几百万元。

金枫(化名)此前是北京一家拍卖行的副总经理,最近已转行从事影视产业。他表示,每个拍卖行都有熟悉的“御用”鉴定师常年“供奉”着。拍卖行每年也会以“考察”、“年会”等方式邀请这些文物鉴定师到各地甚至国外旅游。等到拍卖行有事相求时,专家们自然也会有请必到,尽力配合。

不少鉴定师还与拍卖行签有协议,鉴定费用与市场成交价挂钩,事后“抽成”收取酬劳,抽成比例从文物成交价的5%~15%不等。

他提到自己经历过的一个案例。几年前,有一件不知名的文物,经过国内某位权威瓷器鉴定大师鉴定后,最终在一场拍卖会上拍得500万元以上。这位鉴定师最后得到30万元的酬劳。金枫说,这种文物鉴定师和拍卖行联合做局,将一件普通文物,甚至假文物说成真的,然后抬高其价值,最终拍卖行与鉴定师各取所需,这是很多内行都知道的秘密。

“鉴定师,尤其是出了名的鉴定专家,就是靠良心吃饭,完全靠自律。他说真就是真,说假就是假,不会有人出来反驳。他们在这个圈子的顶端,没有人敢反对。关键是那些收藏者偏偏就认这些人,更加形成了这些人在圈子内的霸权。”

孔祥星说,现在一些专家,受经济利益驱使,满世界开证明,因为开的证明多钱就多,为了避免被利用,自己现在已不参加其中。“现在你委托我去鉴定我都不去了。”

科技鉴定

为何难推广

受利益集团排斥

本身亦有局限性

对于当前收藏热下鉴定界的现状,中国收藏家协会瓷器鉴藏家林谷平充满担忧。在他看来,当前文物鉴定界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标准和监管。姚青芳也认为,近年来随着各种草台班子鉴定机构和鉴定专家大量出现,致鉴定证书良莠不齐,专家鉴定的权威性正遭到质疑。吕顺也认为,眼下鉴定已受到污染,文物鉴定面临诚信危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民间收藏队伍已经达到7000万人,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但国内90%以上的文物鉴定还是主要靠“眼力”,即眼看手摸。由于鉴定专家水平有高低,对同一件藏品判定有时截然相反。然而,却没有人能对专家鉴定进行“鉴定”,于是,真真假假的专家鉴定满天飞。

相比眼神,科技鉴定手段则要客观得多。既然“眼神”鉴定容易出差错,为何不采取科技鉴定手段呢?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科技鉴定手段受到这个圈子的极力排斥,始终未能占据主流。

林谷平分析说,中国文物不是真伪问题。在现在条件下,只要借助科技,大部分问题其实都能解决。科技鉴定难占主流,主要是受到来自圈子的阻力。“几年前的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几千万,我们搞收藏的都觉得是笑话。”他说,文物要保持高价,必须保证珍稀性。如果某个文物不是一件两件,是上万件,泡沫不就破了吗?所以必须把这个东西说成只有一件。而科技的介入会打破这些谎话。“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借助科技,那测出来的元青花可能就不止一件两件了,元青花也就不值钱了。掌握话语权的专家自然会鼓吹:科技鉴定不算数。”

而实际上,目前国外的大博物馆和文物拍卖,采信的都是科技鉴定手段,比如碳14、热释光技术鉴定文物的年代和成分。

姚青芳也说,自己从1997年利用仪器做一些科学检测,迄今为止已测过数万件文物。每种元素的成分多少,都能测定出来。“当时就有人跟我说,‘你的仪器能检测真伪了,我们吃什么呢?’他们认为文物真伪就应该靠专家眼睛看。说到底,就是个利益格局的问题。”

吕顺认为,“眼学”鉴定是我国文物鉴定的传统,行家的经验多是通过不断地多看、品鉴摸索出来的,他们的经验就是一个数据库,能结合历史、人文、典故等因素对文物的真假和价值作出综合评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文物鉴定仍然是眼鉴为主。

而科技手段的鉴定虽然较为客观、量化,但也有其局限性。科技手段的检测仪器,一是难以对所有古代瓷器都一一采样,二是数据库不全就难以成为鉴定真假的标准,三是科技手段使用范围有限,比如陶瓷、青铜器等可以使用,但字画、古董的鉴别,科技手段通常无用武之地。

文物收藏

切勿迷信“专家”

由此看来,受传统习惯和自身缺陷制约,科技鉴定要推广恐难实现。在众多圈内专家看来,首要的是先把人的方面规范起来。我国文物鉴定市场之所以乱象丛生,一是没人管,没有一套统一的鉴定标准;二是不道德行为付出的代价低。

“看走眼”无“惩罚”

姚政说,投资者把专家鉴定当个宝,一份权威鉴定可能“点石成金”,让藏家手中的“顽石”成为宝贝。但专家出具“伪鉴定”就算东窗事发,无法律风险,也无经济风险,几乎没有什么损失。“鉴定只是我个人的意见,信不信可由你。我说错了又怎样?顶多是看走眼了。这些人总有逃脱责任的理由。”

吴树也表示,在国外,如果鉴定师多次鉴定错误,将被行业永久封杀,而在中国,鉴定师通常以看走眼为由推脱责任。“道德败坏的这部分鉴定师付出的成本太低了所以恶行得不到制止。”他认为,必须加强对那些道德败坏的“鉴定专家”的惩戒。

姚青芳也认为,由于没有终审评审机构,一旦鉴定意见有分歧,没人来当裁判。

完全靠人品“自律”

在林谷平看来,我国文物鉴定市场迄今为止并无官方承认的职业鉴定专家,没有一个部门有资格向个人颁发鉴定专家资格证书。文化部有个艺术品鉴定委员会,是对国家的文物进行鉴定。按理说,真正合法的鉴定专家,只有这一种。但这类专家通常只负责馆藏文物的鉴定,对于民间流通的海量文物则无暇顾及。“据我估计,面前市场上达到鉴定水平的所谓鉴定专家不足1000人,假专家远远多过真专家。”他建议,国家应该把这一块管起来,制定一套鉴定标准,这样就能避免那些假专家招摇撞骗。同时,对于那些“助纣为虐”的专家,应该严惩。“医生看错病还是医疗事故呢,你开假鉴定就不该被追究责任吗?”

业内人士昨天提醒说,文物收藏不要迷信专家,请专家鉴定,要了解他的行业背景,鉴定经历,更要看重人品。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相关书画知识: 文物鉴定  信用危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35619735717773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