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的下午,一百多位市民带着各自心爱的“宝物”来到航城艺都大厦,翘首期盼着2011年度收官的“免费文物鉴定”,期待着省、市专家研判自己家的藏品。
这样的鉴定会每月一度,已坚持了数年,它与“收藏沙龙”、“鉴赏讲堂”、“藏友精品展览”四位一体,构成了横贯全年的“盛世收藏”系列活动,活动由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和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联合举办。
鉴定会上,很多“宝物”被专家毫不客气地指为赝品,可见造假之风流播之广,几乎什么东西都可以造。仿唐代鸡首壶、仿明代海捞瓷、仿清代瓷砚、仿晋代将军印、仿王莽时期的布币、仿雍正时期的银盆……应有尽有。
造假者胆子颇大,不曾有、逻辑上不该有的东西,也造了出来。例如一位藏家拿出一尊佛像,身体是金色的,脑袋却是白玉色的,专家告诉他这是假货,“历代都造佛,但造佛不是这个造法,你仔细看一下金身,有一些开裂的地方,随便弄一点下来,肯定不是金,只是树脂和石粉的混合物,"玉头"看似玉,也不是玉,是一种树脂,这类东西的制作成本非常低。”
一位收藏者拿来一个天球瓶,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把它定为赝品,理由是工艺、年代、风格上都不对,收藏者又从背包里拿出这件东西的检测证书,任志录告诉他对于一些证书、检测报告要谨慎,不要轻信。收藏者说,为得到这个测试报告,自己交了不少钱;瓷器爱好者小陈拿来一件白花瓷瓶,瓶颈写着“麻姑献酒”,瓶肚子上的画很生动,描画着麻姑捧酒与三个小童在一起的情景,专家定为真品,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瓷器。小陈每次鉴定会必到,与上次鉴定会一样,他拿来一些瓷片标本向专家请教。
市民高先生,是老国企湖南拖拉机配件厂的高级工程师,退休后随儿子来深圳生活,他带来几个扇面,专家都定为珍品。除了扇面而外,高先生在12年前卖出了一批书画,里面不乏大家之作,他认为自己卖得太亏了,说着他从资料夹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收据,那是某省文物商店开具的,时间是1989年4月26日,发票记载5件书画,“齐璜芙蓉立轴1件、左宗棠对联1件、冯臼广梅条屏1件、徐浩条屏4套、鄂方山水一件”,总金额是5300元。高先生说,那个齐璜就是齐白石,齐白石的芙蓉立轴当时被定为4000元,当年自己拿东西到文物商店并取钱,当时齐白石作品的售出价格记得清清楚楚。高先生手里还有所卖掉的齐白石《芙蓉立轴》的照片。1989年,高先生与岳父把这几件东西送到省文物商店,文物商店收购了全部东西。高先生认为,22年前卖给省文物商店的齐白石等人的书画,一定是好东西。想起如今齐白石的书画进入拍卖市场,动辄成交上亿,自己和岳父把东西卖亏了,教训太沉痛。如今只剩下些当时没有来得及卖给文物商店的扇面,留存至今。
深圳商报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