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藩。本报记者 罗薇薇摄
简介
刘道藩,别号梵天,南京人,1937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首批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从艺50余年,专攻人物画科,探求创作主题性人物情节画,集诗书画印及考证于一体,曾受聘为东南大学艺术学系教授。
紫金山畔,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有一座名为“正义之神”的雕塑,屡为人们所称道。他的设计者就是刘道藩先生。
走路不显老态,说话激情洋溢,这就是74岁的刘道藩先生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刘先生住在江宁,是中国首批高级工艺美术师之一,也是作家,更是画家。如今,他一天到晚忙画画,或亲自操作巨大的艺术设计项目,更有令人咋舌的庞大工作计划,生活热情比年轻人还高。
在刘先生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有三件特别值得一说。
主持修复栖霞寺佛像工程
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鉴真像回国“探亲”,国内以修复相关寺庙迎接。作为鉴真曾经驻足半年之久的寺庙,南京栖霞寺被列入修复工程。修复栖霞寺,重中之重是修复佛像,但当时的栖霞寺一片瓦砾,佛像修复既缺材料,更缺专业人才。
刘道藩先生在南京工艺美术系统从事专业设计及管理工作多年,当时任职于南京象牙雕刻厂,多有创新作品问世,更有管理经验。最终,主持修复南京栖霞寺佛像工程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肩上。
他迎难而上,带领60多人,披星戴月近一年,拿出了初稿。初稿交赵朴初先生审阅时,赵老赞不绝口,欣然题下“妙艺神功”四个字。
刘老与佛结缘的画作还有不少。2007年,他应邀为扬州鉴真图书馆创作鉴真东渡组画21幅,受到星云大师和各界好评。他的另一幅作品《弥勒尊佛》曾被台湾一档电视节目选作片头,播放长达半年之久。
《丽人行图卷》长达70余米
刘老退休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工作热情丝毫不见减退,开始创作大量国画。
从1997年到2000年,他三年如一日,每天十个小时,一鼓作气,创作出长72.5米、高1米的巨幅国画《丽人行图卷》。当时,黄丕谟老先生是刘老的邻居,有一天早晨7点多钟路过刘老家,顺便问早,看到刘老已经开始作画,大为感叹。
《丽人行图卷》全图塑造了栩栩如生的298个人物,凸显了唐代“错彩镂金、雍容华贵”的时代风貌,展现了杜甫诗篇的历史情景和深邃意境,令人叹为观止。
更难得的是,这幅巨制涉及大量的唐朝风俗,从三月三上巳节,到曲江的演变;从杨贵妃的装饰,到贵族妇女出行的牛车……刘老一一严加考证。
图卷上录有杜甫的《丽人行》,还有其他历代诗人的相关吟咏,刘老也即兴创作了两首诗放在头尾。此外,《丽人行图卷》上仅印章就有几十枚,全部出自刘老之手。
刘老还以画钟馗闻名。他奋笔三年创作了140余幅钟馗作品,筛选101幅,集为《钟馗百图集》出版。
古稀之年创作长篇小说
《丽人行图卷》创作完成,刘老也已年近七旬。他马不停蹄,又开始了另一个更加庞大的工作计划写一部长达100多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
因为对戏说之风不满,从2001年起,刘老开始创作以正史为主线,以野史和民间传说为血肉的《一代枭雄朱元璋》。2004年,刘老终于完成了160万字的第一稿。2005年、2007年、2010年,向来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他又几度修改。刘老不会电脑打字,修改的过程极其繁琐,最终所有原稿堆起来达一人多高。2011年,《一代枭雄朱元璋》终于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书出版时,刘老不仅一手包办封面设计和书籍装帧,还自创配画绣像42幅。如今,这些线描人物已被选刻成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中的40米长廊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