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上下留白法 在印面上,将印文置于中间位置,印文上下各留一条空白,而左右则不留、少留或者比上下所留的空白小而窄,这种章法布局在古玺、封泥、近代印人的作品中非常多见。根据它的这一外观特点,我们称之为“上下留白法”。如封泥“江夏太守章”、汉印“黎贞”,印文上下都留有相当大的一大块空白,而印文基本是横向置于印中,虽然它们左右亦留有一点空白,但上下所留空白远远大于左右所留空白。再如近代印人吴昌硕的“道无双”、徐三庚的“雪塍”二印,特别夸张、强调了上下留白擒人感到印章重心内聚的魅力。在印面上,左右已经充实到位了,而充满遐想、留有余地的地方正是上下之间的空白处。归纳一下,上下留白法有如下要点:(1)左右与印边若接若离,基本到位,上下的留白留空大小不等,宽窄不一;(2)左右的边栏一般较细、较虚,可残破、粘并形成,上下的边栏较粗、较实,少有残破;(3)印文相对集中在中间部位,横向取势,有个别笔画在上下留白处伸展出去,增添意趣;(4)上下留白法,适用于方形印,也适用于长形、圆形及其他形状的印章;(5)上下留白法,朱文印占多数,白文印占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