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来收藏鉴赏往事之九
收藏第一大家游春主人张伯驹
张伯驹像
民国时期上流社会溥侗、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被社会上称为“四公子”,他们才气过人,引领当时社会潮流与时尚。在此介绍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他的收藏傲视群雄,被公认为民国时代收藏第一大家。
张伯驹,字从碧,1898年---1982年,河南项城人,因购得展子虔《游春图》,取别号“游春主人”。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与袁世凯为表兄弟,曾任直隶总督吗。张伯驹幼年生活在优裕的环境里,受到满清贵族后裔的影响,喜爱京剧、诗词、古琴、书法、收藏,而收藏却使他蜚声中外,活跃于社会名流之中。
张伯驹旧藏 展子虔《游春图》
提到张伯驹的收藏,我们都会以敬畏的心情读写,更钦佩他倾毕生收藏,捐献给国家的壮举。30岁开始张伯驹初涉收藏界,出手就是顶尖级藏品,以6000大洋购得北宋范仲淹《道服赞》、7000大洋购得展子虔《游春图》、6000大洋购得杜牧《张好好诗》。这些藏品在当时已经是顶尖级收藏家了,张伯驹并没有因此停止收藏脚步,而是继续拓展自己的藏品。陆续又购藏唐李白《上阳台帖》(这件藏品曾被毛泽东借阅),北宋黄庭坚《诸上座帖》,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元钱选《山居图》卷等唐宋元名迹。
张伯驹旧藏 宋徽宗《雪江归棹图》
张伯驹旧藏 陆机《平复帖》
最让人感叹的是张伯驹收购晋陆机《平复帖》的过程,《平复帖》乾隆时期以收入宫中,因乾隆母亲钮钴禄氏据有,使乾隆无法窃取,未编入《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太后辞世之时,将这一古帖赠与永睲。光绪年间恭亲王奕以永睲后人溥侗年幼,向光绪皇帝提出照顾认养他们,之后《平复帖》就被恭亲王据为己有,最后传至其孙溥儒所有。溥儒曾以3万大洋将易元吉《聚猿图》卖与日本人,今藏大阪美术馆;1万大洋将将韩幹《照夜白》卖与福开森,今藏大都会博物馆;遭遇国人的谴责,也得到古玩商会限制。由于溥儒母亲项夫人逝世,溥儒需要为母发丧,又不敢再次将国宝售与日本人,只得请傅增湘先生斡旋,以低于20万大洋市价,终于以4万大洋售予张伯驹先生。张先生由于所购文物皆为重器,手中拮据,只好抵押盐业银行股份,卖出东单三套四合院,并以夫人潘素全部首饰,购得中国最早的墨迹《平复帖》。
张伯驹在解放以后,被评为故宫评审委员、文史馆员、吉林博物馆副馆长等职务。面对新中国在香港的购藏活动,张氏最终受多种因素影响,将上述国之重宝,八件最顶尖级藏品捐给国家,并受到文化部长沈雁冰颁发特别奖状。在吉林工作期间,又将宋杨婕妤《百花图》30余件书画,捐给吉林博物院收藏。
回首往事,张伯驹先生的赤子之心,令多少爱国志士效仿,也让今天的有识之士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