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光(左一)向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放教授(右一)寻求生态发展之路 中华志愿者杂志(记者:许顺喜 王涛)贵州苗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世人眼中,这里神秘而古老,有古朴的民俗民风,有着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生态哲学。任凭日月穿梭变幻,不变的始终是人民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的追求。也正是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才使这里的生态文化得以延续,绿水青山才得以留存。但这里也是国家贫困地区之一,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下又能让苗寨人民脱贫致富一直是政府所关注的话题。 贵州梵三江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林秀光一直坚持民风民俗保留原味,自然山水保持原生,古寨村落保持原样的发展思路。他将这种发展模式称之为“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就是要坚定不移的走“既要绿水青山还要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林秀光在接待中心接受记者的采访 为了保护人文苗寨、保障青山绿水的原生态,创建生态和谐、宜居美丽的景区,林秀光首先和九溪十六寨当地村支两委探讨制订村规民约。在九溪十六寨的景区打造上,积极扩大宣传,让大家从思想上形成爱绿、护生、控烟、控酒、杜绝黄赌毒的基本理念。这种人情味结合法律制度正能量的宣传,很快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这也使得林秀光带领的团队一年多来达成了村民对生态性产业发展的共识。 在林秀光“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推进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少数人认为拆老房子盖新水泥房才是发展,林秀光和老村长龙德标等九溪十六寨有识青年经过研究后坚决不同意这么做!他们认为,破坏文化、扭曲文化的事,是愧对先辈的事,绝不能干,如果一个村看到的全部是像盒子一样的小院,家里几乎看不见菜地看不见树,这样就破坏了九溪十六寨的原貌。 旅游者亲身体验苗寨农家饭庄带来的欢乐 为了不影响大局,林秀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与大家讲述生态发展的好处与故事。他说:“我们要为贵州新农村建设争口气,我在贵州投资农村建设近10年了,老听人说国外的设计好,国外的建筑有特色。可咱们的苏州园林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在语文书的人与自然单元里;万科‘天地根,人居本’公益广告‘世界上没有一幢摩天大楼,比天坛更高。’已成经典;江西婺源、湖南凤凰就是因为保护了才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走保护性发展的路。” 林秀光和记者谈及保护原生态建筑时谈到,咱们国家大部分古民居设计既有文化内涵又科学,历经百年依然结构完整,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是宝,不可复制的宝,哪能说拆就拆了。当然不少木质建筑需要维护,同时内部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也是所有古村落的通病。做这种生态保护性设计和施工我有底,也有依据。今年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崴的松阳县平田村“爷爷家青年旅社”荣获第12届HD Awards经济型旅社/民宿(Economy Guestrooms or Suites)大奖和意大利A’ Design Award银奖。我为他点赞,这也给了我更多事例支撑。 体验苗寨建筑文化 那么,林秀光的古民居设计理念是什么呢?在九溪十六寨接待中心我们看到了他的建筑设计理念,一栋五六百平米的木质苗式二层小楼,选址上有着专业的设计理念。据林秀光讲,我去过的大部分村庄的公共接待中心、展示中心、商品中心,多被建在村庄的入口处,那里虽然好看,却远离村民生活中心,不可能成为文化的核。而走马观花式的、合影式的、略知皮毛式的旅游方式过时了,因为大家有了更高层次的旅游和文化体验的需求,当下需要靠文创增加有效供给,提高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林秀光的体验游项目把接待中心放在九溪十六寨景区的中心,是在用心把文化做好做精致,带领大家深入体验。 关于贵州苗寨建筑的旅游与保护,林秀光认为,外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原生态的特色,原生态的文化内涵三要素要一应俱全。内部设施要体现温馨、安逸舒服、方便使用,要人性化。功能上一楼多用,提高使用率,整体空间设计上更要有原生态景观方面的考量,这样能给游客更大的惊喜。 城里的家长带领孩子在苗寨体验农耕文化带来的喜悦 谈及林秀光的理念中的生态旅游与建筑保护,最有发言权的老村长龙德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儿原本是一块荒芜的大约为500平米的不规则场地,就是一个小山坡平台,一点也不起眼。但在林秀光的设计下草鸡变成了凤凰!接待中心整体设计依山而建以折线为主,凹凸有致的折线,在不大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人类亲近自然的空间面积,让人可以近距离观察自然,享受融入的乐趣。三围青山,一水碧绿,蜿蜒幽径直通主路,成了标志性建筑,也成了外地游客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在贵州苗寨采访的日子里,记者看到了这个现代与古朴相结合的管理中心、培训中心、接待中心和文化展示中心。在这里可以让你体会到生态产业综合发展的潜力。在接待中心的前边,我们看到有一个设计了200m左右的沙土地面休闲区,供游客茶余饭后乘乘凉,聊聊天。沙土地上既通水透气又低碳环保,同时也为小鸟、蝴蝶、蟋蟀、蚯蚓等动物们提供了栖息的场所,对于城里来这儿玩耍的孩子,随时都能体验到接地气的感觉。 城里的孩子们在苗寨体验后纷纷留言浅谈自己的感受 在苗族建筑中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这文化被称作为“生态智慧”,这是因为苗族先人自古就知道了“感恩自然”的道理,他们为了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宁可在环境不利的山坡建房,也不平山建房,宁可“我就环境”,决不“环境就我”。林秀光根据当地传统的习俗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以自然美学而非人类美学去设计环境,建立系统内各元素的链接,让传统和现代互助互补,发展了传统苗寨知识技术的最大价值。 这样的设计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林秀光接受采访时说:“一方面是对现代工业的消解,更重要的是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这在设计学上非常超前,国际上又叫朴门永续设计,就是几千年前道家的思想在技上的体现,同时又融入了禅意设计,禅的精神是直取事物本质,不为形式所拘束,以纯洁和简朴,表达出空灵之美,给人以遐想。” 记者在观看这栋苗寨建筑的房间时,发现这里所设计的每个房间前后都有大窗,推开窗户就是鸟语花香、山林溪水。看来这窗就是为全民摄影打开的,真是摄影爱好者的福祉!建筑的背面,历史的亲历者,原有的几棵大树没有破坏而是与木板、石头、泥土,提供出舒适优雅的洗漱休息空间,卫生间外体是苗式木制的,内部正在砖体施工,设计上设备现代。房子周围保留了原有的农田,山坡就是个大花园,植物丰富多彩让人美不胜收,点缀的野花野草不动不修剪更具田园风光。 村长龙强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谈谈生态发展带来的好处 林秀光告诉记者,九溪十六寨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体验接待中心,既不是民宿也不是乡村精品酒店,它不但承载了民宿和乡村精品酒店的功能,更多承载的是文化传播的窗口作用,在这里能让体验者了解到当地苗族同胞的生活背景、文化特色、风俗民情、自然景观、产业及生态等等。 门前有菜地、有人情味、有乡里乡亲,有鸡有狗有莺飞燕舞,在这里你随时能够体现到当地老百姓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可以说让游客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据林秀光讲,当初为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们和村民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学苗寨的农耕文化、体验到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然后以此来设计乡村公共空间,让苗寨人积极参与,让当地村民对项目有认同感,只有他们认同了才会自觉的爱护项目,接纳体验游客融入他们的幸福生活。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八月北京似乎还有秋老虎的炎热,而九溪十六寨却气候宜人。此时,他们迎来了三十多位来自北京以家庭为单位的客人,这批客人就是来深度体验原汁原味苗族乡村生活的。在苗家人的欢迎礼仪下,北京客人入住了“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的九溪十六寨游客接待中心。 当得知北京的这些家庭客人非常关注留守儿童时,林秀光的同事特意安排了北京的儿童和苗寨留守儿童一起游戏、聊天、交朋友,学习苗族文化、苗语、苗歌,了解苗族农耕与苗医苗药。 在这里白天就是孩子的天堂,孩子们一起徒步登山、田间放牛、野炊砍柴,在乡间采摘、在溪涧戏水、吃农家土菜、做农耕体验、玩乡村游戏、听乡村故事、闻乡土气息、融乡野意境、熏乡村文化。晚上,一起点篝火,望明月星空、听蝉歌蛙鸣,在乡村天籁之音中进入梦乡。清晨在鸟语花香和鸡鸣狗吠中醒来,体验快乐和谐的乡村生活!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在乡野乐趣中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悟,潜移默化中小朋友们都懂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美丽的贵州苗寨 在采访中林秀光告诉记者,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离开,并纷纷留言:“这里的水很凉快,石头很漂亮、小泥鳅很软、小蝴蝶很美。我们喜欢这儿清新的空气,山清水秀,美丽的景色,而且非常喜欢龙腾雨送的石头礼物……”一位家长说:“看到孩子在苗寨学会了感恩他人,学会了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看着两地的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生活的幸福与快乐,打心眼里高兴,计划明年暑假带孩子再过来体验。” 旅游产业是林秀光的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三大支持产业之一。九溪十六寨深度体验旅游,是改变本地经济落后的劣势,深挖原生态的绝佳优势。如何让“多彩贵州”这片土地前所未有地精彩起来?在这个充满了诗意栖居意味的自然空间与文化空间里,林秀光给出了贵州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有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他高扬的本土生态文化之美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主流审美构建,展示了美丽中国的文化田野,唤起了绿水青山中的文化潜流,探索了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文化呼应、文化支撑乃至文化先行之路。 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健康的绿色食品、优良的生活传统、淳朴的社会风气无不让体验者称赞。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将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融为一体,打造个性化、多元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参与化的旅游目的地。随着九溪十六寨体验游等旅游项目的运营,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态自然景观、苗族风情和农耕文化与周边现有旅游资源形成互补,正在成为贵州乡村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