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虞孝龙横披篆书展1月6日福州三坊七巷举行
发布时间:2016-01-04 阅读次数:3650次

 

 

 

 

 

虞孝龙横披篆书展

 

主办单位: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福州市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福建省艺术馆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鸣谢单位:厦门百拓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福文话》、文化生活报、中国网、海峡书画艺术

策展人:张佑荣  余瑞清

展出地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82号)

展出时间:201616—12

 

虞孝龙简介:

 虞孝龙,1929年出生,安徽合肥市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文学院中文系,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积翠园艺术馆特约书画家、福建省老年大学书法学会顾问、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州市海内外书画家联谊会画师、福州市政协书画院画师。受父辈影响,自幼潜心书法篆刻,先后得到王大安(静芝)、潘伯鹰、郭绍虞等老师的教益。楷学赵孟頫,篆学邓石如诸家,上溯汉碑、二王,擅长小篆、行草。十一次参加榕城十老书法联展,三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书法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等多部专集,入刻河南、安徽、四川、山东、黑龙江等地碑林以及各地园林、寺院。出版有《虞孝龙书法》、《虞孝龙篆书乌山赋》、《虞孝龙篆书大字本》等。

 

虞孝龙书法:清和快意见真诚

文:余瑞清

 

丰重空灵犹如山谷劲松

 

最近,记者在福州偶遇几位书法家,大家在闲聊时不约而同提到了虞孝龙老先生。他们都表达了对虞老的敬佩之情,尤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书法家都认为虞老的字老辣苍劲,又满纸透露出空灵俊逸。

而虞孝龙先生自己对此不以为意。他认为,他的一生就挚爱书法艺术,一生就追求书法艺术,至于功名地位以及外人的评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书法艺术的终生追求与执着。“我的一生仿佛就是要与书法艺术结缘,并且穷其一生都要探索在书法艺术的汪洋大海之中。”虞孝龙先生说他的一生就是为字而生,就是为书法艺术而生的。

记者与虞孝龙先生有过几次面对面的交流,聆听过几次他对自己书艺生涯的描述。虞老与书法艺术结缘可谓机缘巧合,冥冥之中天注定。虞先生说或许是真的这辈子与书法有缘,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总能碰到好的书法方面的老师。他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中文系的毕业生,写得一手不错的隶书,这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私塾时的田斗元先生不但字好,还手把手地叫他写字,让他受益非浅;14岁时,碰到了爱篆刻且肯教授的曹寿乐同学,出于喜欢,自己跟他学了一年的篆刻,认识了篆书,为今后的篆书功底打下了基础;高中是遇到了板书极好的老师王大安(王大安后去台湾,更名王静芝),自己从王老师的板书中渐渐认识了字的魅力;上大学是更是得到了书界前辈潘伯鹰与郭绍虞两位大师的授教。

这种人生境遇就是一种缘份。虞孝龙先生自然成为了书法艺术的寻道者,并在书法艺术的修炼上不断向上攀登。

“当然,一切艺术成就源于生活。书法也不例外。”虞孝龙先生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的修炼积累是关键。书法就是要在生活当中不断进行悟,也要不断进行创新完善。“书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说:“一切艺术的真正营养都来自艺术以外,你不随时从生活中,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你的艺术只能停留于形式,达不到突破。”

师从生活,极简单的一句话,却需要常年累月的细心体察感悟,需要耐得住寂寞,也需要经得住功名利禄的诱惑。虞老真正做到了,所以也就收获了业内业外的赞许与尊重。“虞先生钟情翰墨,锲而不舍。楷学赵孟頫,篆学邓石如,宗法二王,一步一个脚印在书艺上辛勤地耕耘着,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先生的字迹刚劲潇洒、线条酣畅,结体随字赋形、奇崛天成,似释放出‘稳如一脉山’的遒劲沉雄,而又涌动着‘活似一江水’的流畅灵动,颇受行家青睐”。这是极中肯的评价。虞孝龙先生的作品多次参加福建省、北京、我国台湾及美国丹佛市等地的书法大展,广受好评。方家评价“小篆堪称榕城一家”;福建省书协副主席蒋平畴先生认为虞先生的书法世界是“清和快意见真诚”。

 

追崇雅俗共赏的书法境界

 

专注书法艺术以来,虞孝龙先生一贯坚持雅俗共赏。正因为如此,很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很乐意向他请教,大家总是能从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中得到启发和收获。虞孝龙认为,书法家都有自己的追求,有更高深的理论修为,也有不同于一般的视野及鉴赏水平,但最终作品的欣赏对象还有更广大的观赏者。“自己写东西,要经过群众,经过观众来检验,来认证。自己是满意了,可是人家满意不满意?观众满意不满意?这是要思考的。也只有这样来看自己,才能让自己的创作更加精进。”虞孝龙这样评价书法创作。

“启功的文章,都是大白话,很好看。可是你说启功没有学问吗?大学问家啊。所以我认这一条,不论在我写文章,从事教学当中,还是在我的作品当中,我也追求雅俗共赏。我今天来上课,我就要你们听得懂我讲什么东西,我讲得很高奥,理论性的七讲八讲,人家不知道讲什么东西,达不到目的。”虞孝龙老先生在一堂老年大学书法爱好者课程后这样对记者说,他要的雅俗共赏,是大家听得明白,看得懂,而不是整一套深奥理论,故作高高在上。“书法艺术要阳春白雪的追求,更要下里巴人的普及。”虞老说。

当然,要做到雅俗共赏,必须要求书法家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正如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的人生三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书法艺术与此是想通的。“其实,不仅书法艺术,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都是这样的。也只有达到了第三重境界,也才有可能的雅俗共赏。因此,雅俗共赏并不是一个很低的目标。”虞孝龙先生探析雅俗共赏的内涵。

记者想起之前采访时,虞老曾经说“境由心造,事在人为”是他的座右铭。这句话来自于四川青城山上清宫天师洞灵祖殿的一幅对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虞孝龙老先生认为,成功、失败都是由人而起,人的因素是第一的。这道理不但书法如此,为人处世、学习工作均是如此的。不要过多的计较成败,在所有的过程中,心的享受,心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虞孝龙篆书作品

 

 

 

 

 

虞孝龙篆书作品

 

 

 



出处:海峡书画艺术网
相关书画新闻: 虞孝龙横披篆书展  三坊七巷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3329992294311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