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干部与花鸟画家
书画圈网 蓝歌 前天,在京西某小区一处画室,我和杨子洋再度见面了,几年前我为他写过一些稿子,那时他的花鸟画己在当代画坛崭露头角。作为一位京城某机关政工干部,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作画,己属不易,而把绘画做到如此精道出色,更是难能可贵。杨子洋花鸟画根植于传统中国画的深厚土壤,在对传统改革的同时又努力向传统回归,他的花鸟画构图别致,气韵生动,情趣盎然。李苦禅之子李凡这样评价:杨子洋花鸟注重笔墨的变化和色调的和谐,并在灵巧中有雄厚之貌和痛快淋漓之感。
杨子洋花鸟属李苦禅画派,以紫藤、飞燕、小鱼等见长,尤以荷花得心应手而被画界称道。最近一个时期,他从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受到启悟,并醉入其中,创作了大量以荷塘为题材的写意画,目前杨子洋正在创作以荷塘为背景的巨幅画作,相信此巨卷取得最后的成功。
书画圈网蓝歌与画家杨子洋(右)合影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创作根植传统
当下大多数画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即是人物都是人魔鬼样,大多数屋宇都东倒西歪,大多数禽鸟都畸形怪状——改革的已不“应物象形”了,与之前几乎没有延续性。因何如此,世道人心吧。倘若有人拉出石涛说是“笔墨当随时代”,且提醒,石涛说的是“笔墨”。
在文化开放的大潮中,终究有一些人不随波逐流,而是脚踏实地走着继承传统的正道,创作着有源头活水的艺术。这固然与人之秉性有关,也仍存在着正直的美学观和实践者。杨子洋就是这其中的一个。他性格内向沉稳,对绘画志趣浓厚不渝,又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这几乎是成事的基石。他以花鸟为主,时画山水。花鸟画的基础是线和形,他由工笔入手,运线稳健。速写本多年不离手,随时把有用的物象记录下来,积累了大量的画材。为提高水墨、色彩的运用能力,又用心于小写意,临摹过颜伯龙;既而转向大写,尤于王雪涛用功最勤,旁涉吴昌硕、陈半丁、李苦禅等,对于真正的大写意,只是浏览借鉴,并未尝试,小写意可向大写意学一点精神,当然也要善学,子洋握于自身的实际,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向,明确“让人看的懂”的这个目标,尤其让行家看了也肯定,是可取的,王雪涛的画是花鸟画的一座高峰,子洋宗学王先生选对了路,也是知难而进,勇于登高。从他大量的画作中可以看到他实践的成果,有王雪涛的神采,也有吴昌硕的干炼。尤其他用墨活脱,有层次,不破碎。画之韵致于用墨关系密切。“似与不似之间”,写意画如此,工笔也如此,似不等同照相。子洋描写的花或鸟,首先在似,既不刻意,也不故意,而是看效果及相互关系,表达明了便行,有痛快淋漓之感。在王先生的基础上,他融进了吴、陈,擅于做大幅、用阔笔,注重色调的和谐,因此在灵巧中有雄厚之茂,有重量感。厚、重、大是潘天寿所提倡的,画家都应当按这个要求努力。
文人画家多学养,“水墨心意”展风釆
杨子洋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了美术史、诗文和书法等。他知道,作为一个好画家,必须要有多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当然一种艺术也是多种知识的结晶。为提高自己,首先要读相关的书,练好自己的字,字与画相得益彰。作为画家,一个写意画家尤其要写好行书,或行草。一幅画如果没有看得过的字便抹去了一半的风采。
为写好字,杨子洋除了反复练习颜真卿的楷书外,也在王羲之的行书上下过不少功夫。同时他还向当代书坛大家请教,报名参加了欧阳中石书法特训班,为要向书法家看齐,杨子洋在大师们的指导下,苦练不停歇,书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特训班结束后,杨子洋的书法技艺得到前辈的首肯。
中国的绘画是有传统的,纵观画史,应该一脉相承,不应该脱节断裂。要有民族性,正道沧桑是最可靠的延续。为了走好传统绘画之路,2011年,杨子洋和近年活跃于京城画坛的白鲤瑞、温长山、申晓旭、清泉、崔威等六位中青年书画家成立了“水墨心意”团体组织,他们拥有共同的爱好和艺术理念,对书画艺术有着共同的执着追求。他们以中国皇家园林书画艺术为根基,坚持临摹、写生、创作的传统模式,从文化内涵、写意精神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主张用传统的笔墨书写心中的意境,在绘画的同时注重书画和中国文化的修养。近两年“水墨心意”先后在北京、江苏、山西等地举办画展,因其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尊重古法、崇尚自然而创作出气韵生动的作品,受到书画界关注。
画家小传
杨子洋,号草韵堂主人,72年生人,工绘画、书法,著名花鸟画家徐东鹏先生入室弟子,毕业于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受教于徐湛、崔松石等先生,后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得欧阳中石、张同印、叶培贵、云志功等名家教诲。多年致力于中国水墨画的研究与探索。主张立足传统后拓展创新,绘画应该让人看的懂。其作品注重笔墨的变化和色调的和谐,并在灵巧中有雄厚之貌和痛快淋漓之感。现为“水墨心意”书画创作组合书画六家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推广新师资培训基地中国文化专题讲师、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中国文化才艺课讲师、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东城美术家协会理事。先后在北京、江苏、山东等地举办画展,2013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国画名家丛书《杨子洋国画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