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圈网蓝歌 在我国当代绘画史上有许多影响巨大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虽然历经岁月的流逝,却始终长盛不衰,充满生机和活力。黎雄才,这位岭南画派代表画家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堪称当代绘画史上的奇观,赢得了“抗洪史诗”的美誉。那么,巨幅画卷《武汉防汛图》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这背后又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请看书画圈网小编依据史料整理出的如下文字。
黎雄才
画家抗洪抢险,不忘写生创作
黎雄才1910年生于广东省肇庆,自幼受到艺术熏陶拜师高剑父学画。他以山水画见长,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风格老辣、雄劲。黎雄才的山水画饮誉海内外,独树一帜,荡气回肠,品位高雅,情趣盎然,用笔、用墨更让画坛同仁赞不绝口,每幅作品气势宏大,用笔飘逸,焦墨的运用栩栩如生。
其传记记载,1954年夏,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长江洪灾,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当时,武汉中南美专的师生,无一例外,投入到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之中去。黎雄才亦不停奔波于极为泥泞和坎坷的堤岸上;参加抗洪抢险的同时,黎雄才用心观察、仔细写生,晚上在驻地对着画稿加工整理,深夜不眠。防洪抢险之后,历经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在大量写生稿的基础上,创作出长达28米的《武汉防汛图》长卷。
《武汉防汛图》以纪实叙事的表现方式以全景式构图在近30米的长卷上再现了人民群众与大自然斗争的画面。全幅分为十二段:一,乌暗沉重、雨云笼罩的夏天,汉口至武昌黄鹤楼一带,洪水不断上涨,水情测量人员日夜守候在水位标尺旁,及时记录水位,送至防汛指挥所;二,在空前持久的雨势和六、七级巨风下,七月廿九日中午,丹水池被狂风巨浪袭击出险,堤身崩塌了二十多公尺,在五分钟内,一千多抢险队员都上了险地,四十分钟后堵住了缺口,这段描写将已修复的情形;三,一九三一年缺口处,现已安如磐石,火车从远处运来的土石支援;四,在这种万分紧张险恶情况下,防汛战士发挥了高度革命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在风雨中抢险,许多人跳下水去,以身结成人墙,保护着堤身坚持战斗;五,雨过天晴后,有群众、学生等组成之防汛服务队来为防汛战士洗衣裳等;六,从全国各地支援来的大批草包等物资;七,防汛第一指挥部所在地——戴家山;八,为加固工程,为了消灭堤身隐患,展开大规模填塘工程,创造了采土的新方法。堤上有人民解放军摩托部队在巡逻;九,从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援,抽调了近万匹马力的抽水机,正紧张地安装机器和变压器等,来排除渍水;十,排除渍水后,农民们重返家园;十一,“金银滩”、“姑嫂树”一带望“水上长城”的防浪木排,在水慢慢下退时,由洞庭湖、洪泽湖流下来之草堆;十二,农民开始从防汛前线回家立即投入生产,在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上,光辉的旭日从东方渐渐的升起来了。其中,中段以奋勇抢险为中心,是全画最为精彩之处。
《武汉防汛图》片段
《武汉防汛图》:当代“抗洪史诗”
黎雄才创作的《武汉防汛图》,业界评价很高,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认为,《武汉防汛图》整合了黎雄才人物画、花鸟画方面的过人能力,进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山水画表现范式。这是他上世纪40年代以来不断写生,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直接成果,标志了黎雄才50年代的一个创作高峰期。另一个意义在于,传统山水的空灵飘逸,由此转入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景中, 山水画被注入新的内涵。由出世而入世,这是一种与新时代相连的转型。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认为,作为与关山月相提并论的岭南画派中坚画家,黎雄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创作《武汉防汛图》等为20世纪中国画成就的经典作品。《武汉防汛图》在题材选择上体现了黎雄才对岭南画派精神的继承与发展,高剑父提倡写实,要求绘画反映时代精神,这些对黎雄才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画家面对庞大复杂的抗洪现场,根据自己对抗洪斗争的细致观察和主题表达的需要,选择那些既具形象画面又能表达时代精神的场景加以艺术表现。这也十分吻合新中国初期“新国画”必须“内容新”、“形式新”的时代要求。
业内专家指出,《武汉防汛图》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采用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相结合的方式,散点式构图能全面展现抗洪工地的全貌及过程发展,使画面具有叙事性、完整性特点;画面十二段场景均采用焦点透视构图,还原防汛现场的真实性,表达画家情感,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就作品中用笔用墨“中体西用”速写式线条表现,以及用笔虚实粗细、干湿浓淡皆随物造型而变的特色,徐燕荪这样评价:画面上渴笔焦墨迅扫而成的电线杆,不但不觉生硬而且增添画面的艺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