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艺术网讯:2015年7月10日下午,一场以“东西方传统与当代艺术发展前瞻性思考”为主旨的中日美艺术对话在北京举行。
本次中日美艺术对话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剑石担任学术主持,观古楼首席漆艺家、广西天然胎漆器传承人王伯杨,日本漆艺江户莳绘十代传人、日本美术展览会评委、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三田村有纯,纽约大学艺术系主任、当代艺术家Stephen Lane,Keio分别代表中日美三国艺术家做了主题发言。
中日美艺术对话现场,观古楼首席漆艺家、广西天然胎漆器传承人王伯杨做主题发言
观古楼首席漆艺家王伯杨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周剑石教授及日本漆艺江户莳绘十代传人、日本美术展览会评委、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三田村有纯在研究天然胎漆器
观古楼首席漆艺家、广西天然胎漆器传承人王伯杨先生所做的《中国广西天然胎漆器传承与发展》发言受到与会各国嘉宾的一致好评,引起大家对古老而传统的漆器的极大关注。
中国是东方最古老的国度,东方文化的三大绝技,陶瓷,漆器,丝绸,在中国源远流长。而漆器制作,在中国有八千年的历史,与烧制瓷器和丝绸纺织共同成为中国三大传统手工艺。在中国,坚持用生漆进行创作的人非常稀少,也许是制作周期太过于漫长了。
观古楼天然胎漆器
天然胎漆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出土 的 《虎首龙身木辟邪》 ,总长69.5 头高40.5 尾高32cm,由委蛇虬曲的树根雕成,主根的一端雕成虎头,头上昂,口微张。另一端雕成蛇尾,蛇尾卷曲。四根分枝作为足部却雕成了竹节,但其大势仍游走扑腾之状。四根竹节上分别镂刻了蜿蜒的蛇、鸣叫的蝉、噬雀的蜥蜴等等。此器由天然的树根稍加雕饰髹漆而成,距今约2500余年,至今保存完好,是天然胎漆器的一件重要证物,很好地说明了天然胎漆器的优秀制作理念,即天然胎漆器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的整体性,是其能够在长达二千六百余年的时间里保存完好的关键。
由于技艺断代及市场萎缩,当代天然性胎体漆器大多谈不上规模化制作了,偶见艺术个体用在作品上,比较零星。福建,台湾,北京等地都有艺术个体进行创作,各届展览也偶尔见到类似作品,经调查广西的传统手艺人,也已经多年不制作此类漆器,虽然可以口述流程,但失传的岌岌可危之态,只是时间性问题了。国内最集中的天然胎制作团体主要是桂林观古楼艺术村,制作团队有七八十人,目前是国内较大的漆艺群体。观古楼大部分作品以天然性胎体漆器制作为主。胎体材料为竹根,葫芦,灵芝,贝壳等天然性材料,制作周期一般一到三年。制作天然胎漆器,除了要继承使用传统工艺,也要深入研究天然胎体的物理缺点,并制订合理的施漆打磨工艺,才能完成制作。与古代天然胎漆器不同的是,桂林的现代天然胎漆器在工艺上进行了很多改良,除了实用价值,审美要求也更高,胎体制作也更趋于轻薄精致,而且髹漆层数也更为繁复,打磨工艺更加成熟细腻。以观古楼漆器为例,竹根胎漆器的器壁往往厚度只有一毫米,髹漆完成后的厚度也只有两毫米,制作使用水磨工艺后,作品轻巧精滑,视觉效果斑斓多变。由于追求轻薄,在天然性胎体上基本不进行刮灰,以便让漆器更加轻巧,但胎体前期的细致打磨工序就非常繁复了。观古楼漆器采用全器打磨,而且除接近胎体的一层使用生漆之后,其余全程使用精制大漆髹涂,内外涂层达到数十层。打磨要求也极其严格,由于是在天然胎的凸凹面上进行打磨,基本上要求全程手工,极耗工时。但这样处理作品质量很好,故而极为坚固耐久,极有特色。在造型和色层布置上,由于天然性胎体的多变,所以造型和漆层变化非常丰富,不会审美疲劳,自然性的胎体也适合把玩,越用越亮,深受市场喜爱。
王伯杨天然胎漆艺作品漆如意,规格:16厘米*3厘米2013年瀚海以2.06万元高价成交
观古楼艺术村的天然胎漆器制作
观古楼天然胎漆器保留了局部天然造型的作为施漆主体;而且在使用漆进行局部或整体的髹涂及打磨工艺后,尚且保留有天然动植物局部的外貌造型特征,在审美上是渐近自然的,在艺术表达上,是没有任何雷同的,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高度认可。
观古楼艺术村工作室的漆器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