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广西:职业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新平台
发布时间:2015-01-17 阅读次数:939次

    新华网南宁1月15日专电(记者张莺)蜡染、绣球、民族服饰……在广西,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技艺正在职业院校得到传承创新。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15日发布消息称,广西首批17个职业技术基地学校在民族文化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广西教育部门已安排专项资金2400万元,支持这17所职业学校在坭兴陶、铜鼓、绣球、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等专业领域开展民族文化传承。

    广西民族特色浓郁,当地群众创造了壮文、壮医药、绣球、蜡染、木雕、民族餐饮、坭兴陶、南珠贝雕、侗族大歌、天琴、彩调剧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技艺。但多因素作用之下,不少传统民族文化技艺濒临失传。

    2013年初,我国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指出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同年,广西认定了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等17所学校为首批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基地。

    这17个基地学校紧密结合区域民族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调整本校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其中,广西银行学校的民族工艺代表是蜡染技术专业,学校设立了苗族蜡染扎染实训室;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依托“服装设计与工艺”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民间手工艺术课程;广西华侨学校将学校实训室改建为“企业工作室”,将广西民族文化转化成动漫项目,校企联合开展“项目教学”,培养高技能人才。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说,广西民族文化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广西将创新开发精品课程,加大与民间工艺大师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力度,成立“大师工作室”,使产教更加融合,以促进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99759101867676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