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棺,主人可能是Iret-Heru-ru,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525年(细节)。木质,颜料。系古今艺术博物馆藏品。摄影:古今艺术博物馆/彼得怀特。画面源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霍巴特地区的古今艺术博物馆。
近日,-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个展 《重生之河River of Fundament》在古今艺术博物馆(MONA)亮相,此次展览结合了雕塑、电影、表演、摄影和绘画等艺术元素,为观者创造出身临其境的体验。展览呈现了电影《重生之河》从2007年开拍到于古今艺术博物馆展映的过程。继今年早些时候于慕尼黑博物馆的展览之后,在古今艺术博物馆的这次展览是马修•巴尼在澳大利亚举办的首次个展。展览中的很多作品都以歌剧的形式呈现,是马修•巴尼敏锐的观察力、跨艺术领域的卓越才华和旺盛的创造活力的结晶,彰显其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
《重生之河》剧照
《重生之河》以两种形式呈现:雕塑、绘画、摄影等以及同名史诗电影。电影《重生之河》由马修•巴尼和自1996年起就开始与其合作的作曲家乔纳森•彼普勒一同创作而成。为筹备本次展览,古今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与马修•巴尼密切合作,从收藏家大卫•沃尔的藏品中挑选雕塑、绘画及埃及古文物。巴尼挑选了部分艺术品与自己的装饰艺术品结合起来。
《重生之河》剧照
电影《重生之河》改编自诺曼•梅勒1983年出版的小说《古夜》,小说详细讲述了从死亡到重生的奇幻之旅,从埃及《死亡之书》中获取灵感,讲述了一个贵族通过计谋与魔法想通过重生三次的方法以达到永生不朽的故事,其中有大量纵欲和污秽的画面。(小说花费了梅勒10年时间创作完成,问世时遭到了当时大部分评论家的猛烈抨击,认为这部小说不值得读。 纽约时报的作家本杰明将其描述成“梅尔•布鲁克斯与萨德侯爵荒诞的结合体。”)然而,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为《纽约书评》撰写文章时指出,故事主人翁是梅勒的个人意念的真实写照,表现了期望文学复兴的强烈愿望。这一观点是巴尼在电影中着重表现的地方---重新诠释梅勒的奇幻故事,虽然小说的故事背景是古埃及时期,但触角却延伸到当代美国社会。
《重生之河》剧照
2007年,梅勒离世前不久,他请巴尼阅读了小说的前100页,随后巴尼创作出的电影《重生之河》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两个夙愿:梅勒期望为自己的小说正名,而巴尼则希望通过雕塑和电影等艺术形式来描绘后工业时期为自己的国家带来的迷思与伤害。在古今艺术博物馆,《重生之河》展览由马修•巴尼和大卫•沃尔、妮可• 德林、奥利维尔•范若琳共同策划。
来源:崇真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