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杨文神道碑详述宋蒙之战:多次奉调派出精锐军队
发布时间:2015-01-07 阅读次数:893次

名家讲古之海龙囤山城

(孙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和西南考古的研究。)

在南宋末期动荡的年代里,播州土官杨文多次奉调派出精锐军队,救急驰援各要地,转战于四川南北,为南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早在余玠主持四川军政的淳祐十一年(1251年),杨文就派总管赵寅率雄威军精锐五千出播州,在重庆加入余玠的北伐宋军主力,进军被蒙元占据的汉中。北伐失利的次年,蒙军趁势围攻南宋重镇嘉定(今四川乐山),余玠急调四川各地兵力驰援。杨文又派遣总管田万率领播州兵五千,从小路赶赴嘉定,为嘉定解围做出了贡献。正由于这些战绩,宋廷比照驻蜀四戎司之例,将播州雄威军升为“御前军”,军队扩展为五军,首次给予土官蕃兵以宋廷中央军的地位。宝祐二年(1254年),云南蒙军北出乌蒙(今云南昭通),渡过金沙江,顺长江南下,威胁南宋四川首府重庆。时任四川安抚使兼京湖制置使的李曾伯,征调包括播州军在内的宋军入援重庆。杨文遣其弟杨大声统步骑五千出播州,参与了南宋军堵截南北蒙军围攻重庆的战斗。宝祐二年六年(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蒙军主力入蜀,连下南宋四川大半部州县,围攻重庆屏障钓鱼城,四川形势危急。在这种情况下,四川安抚制置使蒲择之征调播州军一部,与宋军一道防守重庆并援助钓鱼城;播州军的另一部则受命南下乌江,牵制占据涪州(今重庆涪陵)一带的蒙军,配合逆江而上的增援宋军,突破蒙军长江封锁线。杨文在钓鱼城围解以后,被宋廷“加忠州团练使”。景定年间(1260~1264年),泸州伸臂城守将刘整投降蒙元,蒙军围攻渠江重镇礼仪城(今四川渠县北)和大良城(今四川广安),并修筑蟠龙城威胁夔州府(今重庆奉节东),四川战局愈加恶化。在这种局面下,四川安抚制置使刘雄飞和夏贵先后征调播州军出播,参与收复长江要塞江安碛(今四川江安县)、护送粮草补给礼义城以及围困蒙军虎啸山等战役。杨文也因这一系列战功,晋升“进中亮大夫、和州防御使、播州沿边安抚使,爵播州伯”,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

宋咸淳元年(1265年),杨文病故,宋廷“赠金州观察使”并“追封播国公”。杨文后人将他埋葬在遵义汇川区的高坪未山原上,在墓前竖立起了刻有很长铭文的杨文神道碑。南宋灭亡,播州降元后,杨文后人不愿意具有褒宋贬元的石碑再竖立于杨文墓前,故将此碑悄悄拆除,填埋在杨文墓的墓门前。这块重要的石碑已经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成为宋末播州土官和宋蒙战争历史的实物见证。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3819193840027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