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雕漆珍品历经半世纪“回家”(图)
发布时间:2014-12-12 阅读次数:668次

  本报讯(记者 刘旭)“看到当年‘创汇’的宝贝,好像回到了从前,真的好亲切!”在昨天文博会的雕漆珍品展上,北京青年报记者见到了一群特殊的参观者,他们原为北京雕漆厂的老工人。十来位老人受邀也来看看“流浪”海外近半世纪的“孩子们”。

  作为2014年北京文博会朝阳区的活动之一,懋隆文化创意产业园首次展出了350件海外回流的雕漆。这一件件精美的雕漆宝贝,还有一个传奇故事:1972年,美国收藏家欧文·杰格随尼克松访华,他在懋隆参观时看上了这些工艺精湛的雕漆作品,当时便全部买下。2005年,欧文将这些雕漆珍品全部无偿捐给中美文化交流基金会。一年之后,一位旅美华侨几经周折才把它们运送回国,历经40多年,被买走的雕漆作品终于回到家。

  “漆料要用南方的大漆。上漆少则几层,多的几百层……”受邀前来参观的老工人们都主动当起展厅的解说员,三三两两的参观者凑前聆听。欣赏剔红碗、云纹盘这些艺术品的奥秘,一一被道出。雕漆又名剔红,漆层颜色大致分为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犀等。相比一般漆器,雕漆工艺更复杂,需要设计、制胎、着漆、雕刻、磨光等漫长而繁复的工序。

  正因如此,作为工艺美术的雕漆,曾被视作高贵冷艳的“四大花旦”之一。

  据了解,雕漆圈内的老艺人年产量始终有限,其中的知名者也深受近年收藏界关注。2006年,雕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也不断加大保护力度,这门古老的工艺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逐渐被奉为收藏界的投资黑马。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376490592956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