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40余幅国外经典手工影像作品首次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发布时间:2014-09-24 阅读次数:735次

  新华网太原9月21日专电(记者 王学涛、刘怀丕) 40余幅国外经典手工影像作品首次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示了蓝晒、铂金、奶酪、碳转移等多元的古典印相工艺,让人们感受到充满质感、灵动与神秘感的手工影像的魅力。

  “我认为摄影在技术层面有三代,手工印相、胶片时代、数码时代,其中手工印相根本就没有传到中国来。”该展览策展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系主任钟建明说,这些国外原作之所以来到平遥古城是想让更多国内摄影爱好者了解这一摄影艺术。

  手工印相是摄影技术的老祖宗,在摄影术诞生后的50年里达到鼎盛,20世纪初逐渐被工业化的银盐影像替代,在之后的近60年里几乎消失。20世纪70年代后高科技使摄影大量进入普通民众生活。这时,西方一个摄影艺术家群体开始重新思考摄影的呈现方式。

  于是,他们重新研究挖掘找回了19世纪的手工技法。经过近40年的不断实验和创新,他们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手工印相系统,并将其应用到高等摄影教学中。随后,手工印相工艺艺术逐步发展成多元化的、特殊的摄影艺术样式。

  为何这些艺术家迷恋于这种古老、费事又极难制作完美的照片?钟建明说,手工照片是可以端于手间和挂于墙上细细观赏的艺术品。手工印相工艺更像一门手工艺术,它所涉及的纸张、温度、水质、空气湿度以及时间控制都存在着相互间的可变关系,需要丰富的经历和经验才能驾驭。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已退休艺术教授山姆·王表示,随着智能手机和智能傻瓜相机的发展,人们使用照相机来提高自己观察身边人的能力在慢慢被削弱。同时,彩色复制照片速度过快,缺乏一种思考过程,这样反而让摄影艺术变得轻浮。因此,他们转向替代工艺,制作“手工”印相。

  “除了便于长期保存,手工印相作品还具有很强的手工性、实验性与唯一性。”钟建明说,手工印制照片需要按步骤和经验一步步完成,任何疏忽可会导致前功尽弃,同时艺术家又可以随意改变中间的任何环节,以寻找新的影像样式。

  钟建明认为,早期手工印相技术在摄影术尚没有完全传入中国时就被一代代摄影工业产品所替代。因此,该技术应该被中国摄影界所认识。“尽管在国外热爱手工印相工艺的摄影师也是小众,但大部分出自院校,非常专一。我也希望中国的摄影教育中能加入这道‘传统菜’。”他说。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2180399894714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