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选先生画作属 大写意一类,落笔率真随意,不拘法度,实则峰回路转,起粗落细,拙朴脱胎于传统也。
王先生的人物画多取自释家,笔简如梁楷,古意十足,而苍莽漫澜、廓落恬厌风致,显然得了传统的义理真谛。其貌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弥厚,实而弥清。赵孟頫曰:“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有古意必先自临古始,其借助于现代印刷术的普及,览名迹数十百种,而知画学之博大,由是潜神苦志,静以求之,每下笔落墨,辄思古人用心处,沉精之久,乃悟一点一拂,皆有风韵,一石一水,皆有位置,渲染有阴阳向背,敷色有今古之殊。今人学画,急于成就己之风格面貌,尚未打进去,便想钻出来,故画作终觉浅显直白、俚俗猥琐,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一心向古,将来必有大获,而获大获之前,尚有所谓曲折坎坷、辗转反复之“大惑”掣肘梗阻。
在学得传统技法、悟得古贤画理的当间,其力求摆脱文人气,而采用了大众化的叙事手法,用笔的细腻纤巧为粗犷率真所替代,刻意的提按顿挫为涂刷乱扫所更迭。这一转换似乎又回到了他学画的那个时代,那时的绘画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被政治化的象征叙事,线条的表现具有非凡气度,乃力量感与速度感的结合。
画界有大山水,也有小山水,这倒不是因为尺幅的大与小,也非构图的全景与半景,在乎气势也。王先生的山水画,无疑属荆关李范之大山水范畴:空山氤氲,万壑层叠,灵山秀色,秋山寒林,虚岫凝霄,密叶荣条,皇皇赫赫,巍然壮哉。所谓气势者,龙游天表,虎踞溪旁,劲弩欲张,铁柱将立,天马行空,任情收止,位置阔大,气象雄伟者也。所谓大山水,唐人气韵、宋人丘壑、元人笔墨乎?不尽然,大气魄、大胸襟、大宇量之谓也。
对于山水画造型,依画谱还是依写生,便有了各执一词、分行其是的争议与申辩。国画山水所要表达的是什么,直抒胸臆、直举胸情也。既如此,形便成了一种符号式的象征,何意画谱抑或写生。然画谱中的山水易作,现实中的山水难为。古人云:“落笔之顷,各有师承,略涉杜撰,即成下劣。”国画讲究程式化、写符号式的笔意,而想象中的山水,走的均为此路。现实中的山水需因山而异,因水而异,故而写生者多注重其物理属性,易造成“画无笔迹”之态。因有古意古法,王先生应物象形,深谙此理,故在各类皴法之间,能对付裕如,游刃有余。
人不厌拙,只贵神清,景不嫌奇,必求境实,其画貌似古,而实质有新。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云:“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故其措一意状一物,往往运思,中与神会,仿佛焉若驱和役灵于其间者。”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布置全山大水,推崇壮伟之美,王先生笔墨显然也在写意一路,饱游溪峰,穷其要妙,且罗列于胸次,欲夺其造化,“龙眠画山水,神与万物交”,然后墨笔复写,由淡入浓,由润而枯,设色虽浅淡而能深沉,艳丽而能清雅,浓烈而能古厚。但也不尽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笔墨所致,质有而趋灵,苍劲醇然,隽秀华滋,意境更是幽幽缥缈,恬静空灵,精工之构,常常有士气。
王开选,字苍天,号懒夕,斋号宝豕轩,1958年生于河北大城,国画大师汤文选入室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新华月报》艺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名家工作室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导师、徐悲鸿文化艺术专修学院名誉院长。
个山思家图
太行牧歌
国破家亡鬓总皤
来自: 书画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