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七夕节来临:手写情书失传引追忆 笔墨传情更温暖
发布时间:2014-08-05 阅读次数:627次

  新华网长沙8月1日专电(记者 帅才) 传统七夕“情人节”来临,人们又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爱意。记者发现,在大数据时代,已鲜有人写传统意义上的情书。传统情书虽然失传,却并不妨碍部分青年对它的怀念。

  如今不少异地恋的“牛郎”“织女”表达爱意的方式更加多样,有人选择给对方网购礼物表达爱意,有人选择打电话、发电子卡以诉思念之情。

  在长沙工作的王川说,一秒钟就可以在网络上生成一封电子情书,又何苦耗费纸笔,劳神手写情书呢?

  传统情书虽然失传,但却并不妨碍部分青年对情书的怀念。根据网络一项最新调查,逾半的文艺女青年渴望在情人节收到一封手写情书。

  随着七夕临近,网络上开始流传名人的经典情书,其中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被一些文艺青年反复诵读,被其赞许并称之为“情书经典之作”。

  30岁的菲林女士告诉记者:“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收到过一封情书,是班上一位羞涩的男生送的。虽然当时没有在一起,但现在想起信纸上的只言片语,仍感觉到信中的暖暖情愫。”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校园,网络技术尚未发展起来,学生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以书信等传统方式为主。那时候,弹吉他、唱民谣、写情书成为校园男青年追求爱情的“三大法宝”。

  “读书时,为了追一个女生,我在她宿舍楼下唱了一宿的情歌,为她写情书写得手发抖……对于现在的女朋友,我会送花、送礼物,请吃饭,看电影,但不会再写情书,也没有时间写。”在北京工作的“白领”马杰说。

  手写情书逐渐失传于情爱江湖,电子垃圾却在网络时代泛滥。“每天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却不再收到传统信件。大家渐渐都不再写信了,更不用说写情书了。其实,我还蛮怀念收到手写情书的青春岁月。”在江苏工作的文字工作者睢婷婷说。

  部分受访女青年告诉记者,电子版情书容易删除,难以保存,而手写情书通过信纸与笔墨传递情感,更显得浪漫、温暖。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8697104454040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