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专家说:七夕节内涵不止“中国情人节”
发布时间:2014-08-05 阅读次数:408次

  新华网西宁7月31日专电(记者 庞书纬) 七夕节即将到来,作为传统节日,七夕节似乎有逐年升温之势,并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记者在网上输入“七夕网络购物”的检索词,相关词条超过400万条。而某知名购物网站更是推出一档名为“爱你一整年”的鲜花网购活动,并“搭配”不同款式的情侣戒指。

  民俗文化专家提示,所谓“中国情人节”是一些商家对原有节日文化的发挥,并非其本来涵义。

  北京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介绍,在中国古代,无论是诗词还是文人笔记,对七夕的记述大多包含织女、牛郎从两情相悦到被人拆散,最终鹊桥团圆的情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牛郎、织女二人的关系是夫妻而非情人。两人不仅已经成亲,而且育有子女。

  陈连山还告诉记者,传统的七夕节风俗中,最有名的是“乞巧”。即七夕当晚,未婚女子向天上的织女星乞求心灵手巧,因此七夕节也叫“乞巧节”。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张勃介绍,传统七夕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女子借此机会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从这个角度而言,七夕节带有‘女儿节’的色彩。特别是在大户人家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代,七夕节为女性之间的交往创造了条件。”张勃说。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0715484619141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