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中国岩画学之父为《草原金石录》“点赞”
发布时间:2014-06-20 阅读次数:1541次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9日电 (记者 李爱平)被学界誉为中国岩画学之父的盖山林,19日对内蒙古学者最新出版的中国蒙元史研究专著《草原金石录》“点赞”称,该书丰富了蒙元时期北方草原地区的历史,为蒙元时期金石考古、古籍整理、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生于1936年的盖山林,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6年以来致力于岩画的考察研究。出版《和林格尔汉墓壁画》、《阴山汪古》、《阴山岩画》等近三十本学术著作,被誉为“中国岩画学之父”。

  《草原金石录》一书,是内蒙古文物学者王大方、张文芳夫妇历时8年编著完成的以研究蒙元时期中国北方草原地区金石考古为主要内容的专著。此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共25万字,彩图20幅、黑白图175幅,堪称中国蒙元史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并具有抢救草原历史文物的重要价值。

  19日,学者王大方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元朝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在元代,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为中书省所管理的“腹里”之地,元上都以及一批路、府、州、县设于此地,许多蒙古宗王、皇亲国戚的封地也设于此。

  “但是,《元史》中对这些重要的行政建制所记甚少。元、明以后,元代碑刻流散在北方草原上渐被埋没。此外,由于《元史》仓促成书对于北方草原地区的历史记载遗漏亦较多。”王大方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为弥补《元史》对于北方草原地区地理、历史记载不足的缺憾,王大方、张文芳两位学者从元朝“腹里”—今日之内蒙古地区入手,收集流散在全内蒙古各地的元代碑刻以及印信、牌符、货币文物。该书所见元代碑刻的内容包括元代古城、寺院碑刻、墓碑、牌符等,碑文除了汉文之外,还有古回鹘文、畏兀儿蒙古文、古叙利亚文等。

  盖山林对此认为,王大方、张文芳两位学者,继承了中国蒙元史学界重视金石之学的传统,历时8年走遍全内蒙古,共收集、整理蒙元时期的碑刻、墓志50通,收集40件元代八思巴文、汉文印玺、牌符、礼器、银锭等。最后,以《草原金石录》的形式将上述成果予以刊布。该书丰富了蒙元时期北方草原地区的历史,为蒙元时期金石考古、古籍整理、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中国金石之学起源于宋代,自欧阳修著《集古录跋尾》,赵明诚著《金石录》,洪适著《隶释》,开创了中国古代金石之学。20世纪50年代,蒙古史专家翁独健先生指出:“在蒙元史研究中,要重视金石之学”。(完)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205039024353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