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5月31日专电(记者李俊义)河北省唐山市74岁的李贵祥老人,20年来热衷古籍收藏,省吃俭用收藏了3000多册古籍,成为唐山当地有名的古籍收藏家。
李贵祥退休前是开滦煤矿的一位干部。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开始收藏一些古钱、瓷器、邮票等文物,后来觉得收藏古籍可以学习很多知识,就开始有意识地收藏古籍。“很多收藏者都是为了牟利,喜欢收藏古钱币陶瓷等文物,因为这些文物升值空间大,真正对古籍感兴趣的不多,所以古籍类文物收藏竞争比较冷清,这正好为我这样的低收入收藏者提供了机会。”
在李贵祥简陋的家里记者看到,两间屋子里除了一台冰箱和一台已经出故障的彩电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摆设,一间屋子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其他文物,另外一间屋子除了一张双人床,其他地方也几乎摆满了古籍和各类辞书。记者看到,这些古籍,有元朝时候出版的佛经,有明朝永乐、弘治、万历明版佛经,明版高丽本《东医宝鉴》、明版《纲鉴会纂》,以及清代的会试朱卷等大量古籍文献资料。
李贵祥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星期上菜市场两次,买回一星期所需要的蔬菜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每天下午上公园散散步,其余时间就在屋里阅读整理研究这些古籍撰写文章。他写作的《异彩纷呈唐山老砖》《矮胖掸瓶或为唐山细瓷之祖》《书牍中的历史》《几近失传的苏州码》《刍议汉字注音》《刍议汉字标点》《喜见介孚公诗二首》(介孚公——周福清,字介孚,鲁迅先生之祖父)等文章,在各类报纸杂志刊发,引起了读者关注。他根据自己收藏的清代张曾镛的同治甲戌科木刻本会试朱卷,发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清进士题名录碑索引》一处错误,受到了有关学者专家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