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西藏非遗保护下月起将有法可依
发布时间:2014-05-31 阅读次数:1161次

  新华网拉萨5月28日专电(记者 王军、索朗德吉) 记者27日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获悉,《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进入依法保护新阶段,成为我国第14个出台非遗地方性法规的省(市、区)。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任淑琼介绍,该《办法》共六章49条,包括总则、非遗调查、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非遗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和附则。《办法》强化了政府主导责任,规范了非遗保护的部分内容,细化了有关工作程序。同时,提出了非遗分级保护原则,在区内建立了区、市(地)、县(市、区)三级名录体系。

  此外,《办法》还就非遗如何进校园作出了具体规定;增加了项目保护单位的认定条件、职责义务等条款;对非遗开发利用中的一些不符合非遗保护规律,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问题作出禁止性规定;明确了非遗评审中弄虚作假,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违反规定等方面的法律责任等等。

  任淑琼说,西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区,底蕴深厚、特色浓郁、丰富多样。自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国家和西藏先后投入1.27亿元资金保护西藏非遗项目,使一批亟待抢救的西藏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在做好普查工作的同时,西藏还因地制宜,因类制宜,对非遗项目实施分类保护,取得初步成效,并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行为给予适当补助。

  得益于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西藏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目前,西藏共有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项(藏戏、格萨尔),国家级非遗项目7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8名,并基本形成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4384603500366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