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5月27日专电(记者张琴)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近日在彭水县红岩洞发现大规模熬硝遗迹,推断为土司雇人熬制硝制造秘密火药的地方。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介绍,红岩洞位于彭水县桑柘镇诸佛乡红岩村,长约10公里,很早以前,当地村民就知道洞内有大量的熬硝遗迹。
据《彭水县志》记载,彭水硝土资源丰富,熬硝历史悠久。“在(彭水境内)洞穴内多硝土,多年土墙泥土也富含土硝。”“明清两代政府曾在县城设厂制硝,彭水为川东三大产硝县。”而据相关专家研究,红岩洞熬硝遗迹可能与明清政府实行“赶苗拓业”相关。
当地考古专家介绍,明代洪武年间,有个名叫“长脚佬”的苗族首领,不堪官府压迫,最后隐居在红岩洞中,为反抗压迫,他带领族人在洞中熬硝制火药自卫,红岩洞熬硝大致始于此。以后,红岩洞作为地方武装制造火药的秘密基地一直沿用。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专家不仅找到了熬硝的水源,还在主洞口、第二层洞口、暗河通道处发现了7处古人熬硝的遗迹,它们大部分保存完好,包括漂硝池、熬硝的灶台、熬硝人炊煮的生活灶台、取硝土后千疮百孔的地面、粗细不等的废料以及古人用石块垒砌的石床等,再现了古人熬硝的场景。其中,硝池外围经夯实,底部钻孔,直径最长可达4米,最多可分3层。
考古专家表示,此次发现的大规模熬硝遗迹对研究当时的熬硝工艺,以及当时土司生存状态等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