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黄河千年古镇”青城水烟文化难觅踪影
发布时间:2014-05-08 阅读次数:936次

  新华网兰州5月4日专电(记者 马峥、白丽萍) 桌上立着一只水烟筒,岁月在它身上留下暗黄的疤痕,陈旧的躯干再也泛不出一丝光亮。

  走进甘肃榆中县青城古镇罗家大院的品烟轩,蒙尘的木制家具透露出时代的苍老,古木桌上只有一只孤零零的水烟筒和一个沾满烟灰的小碟。昔日的水烟曾在这里飘出繁华,而那繁华也就如同这一缕轻烟,渐渐被岁月吹散。

  青城镇文化站站长刘军介绍说,青城镇最后一家水烟厂已在几年前倒闭,懂得水烟制作工艺的人也寥寥无几,而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年过七八旬的老人。

  青城是水烟的发源地,而罗家大院则是青城四大水烟坊之一的“永顺成”老板罗希周先生的宅院,建于“民国”十六年。

  青城水烟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到了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水烟的种植、加工、销售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的水烟作坊达到了2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上万人,生产的水烟销往全国各地,也使青城形成了独特的水烟经济。

  水烟的兴起、鼎盛推动了青城镇加工业、商业、教育、文化和建筑业的发展。所以,有人说,水烟是青城的灵魂。

  然而,在青城镇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直街巷,已看不到往日压烟、推烟的忙碌,走进寂静的古四合院,只有老人和小孩儿的身影。一家李姓的老人说:“我们小的时候还会学习水烟的制作,但是也几十年没有碰过这种工艺了。”他说,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了,水烟现在无利可赚,没有人愿意学。

  作为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许多游客想到这里来一睹“中国水烟之乡”曾经的繁盛,或者购买一些水烟纪念品作为收藏。但走遍小镇,只有游客接待处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商店出售一些做工粗糙的水烟筒和烟叶。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2344598770142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