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佳士得进驻内地"水土不服":顶级拍品少 气氛冷清
发布时间:2014-04-29 阅读次数:786次

  佳士得上海2014春拍前晚落槌,总成交金额近1.25亿元人民币。自去年进军中国内地以来,佳士得在上海一年两度的拍卖本该被视为东西融汇的试金石,尤其是试探中国内地藏家对于西方艺术的接受度。然而在这场春拍上,观摩者看到的是现场气氛冷清、竞价环节平淡、顶级拍品寥寥,与内地不少拍卖会的火爆情形大相径庭。这使得它没能发挥出风向标般的作用,甚至有些“水土不服”,没能彰显出应有的国际水准。

  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拍卖之所以显得中规中矩,或因佳士得在有意迎合中国内地藏家的审美趣味。在西方艺术品的选择上,此次佳士得上海春拍偏向中国内地藏家较为熟悉的巴勃罗·毕加索、马克·夏加尔等西方艺术家。一幅出自毕加索女友法兰诗瓦·吉洛的作品《生生不息的森林》也被特别安排,原因就在于中国内地藏家购买艺术品喜欢“听故事”。最终92%的总成交率固然可观,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真正对西方艺术感兴趣的顶级中国内地藏家不大会选择在佳士得上海拍卖会上“出手”,而是宁可远赴欧美国际拍卖会。“此次佳士得上海拍卖会比起佳士得在香港、纽约等地的拍卖会,差距还很明显。现场的竞拍气氛很平淡,超过半数买家是以电话委托的方式参与竞拍的,多数拍品没加一两次价便已落槌。”前晚亲临佳士得上海春拍现场的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部前主管李亚俐告诉记者。

  “一方面,佳士得在上海拍卖会上所采用的拼盘式拍品选荐方式显得没有重点与焦点;另一方面,或许碍于中国内地高额的进口税,佳士得只能将西方大师的少量小品带到上海拍卖会,留给藏家的选择余地很小。”李亚俐认为佳士得上海拍卖会应该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当然,这可能需要包括政策在内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范昕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2232995033264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