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吉祥传家宝 清中期剔红暗八仙人物故事如意
发布时间:2014-03-26 阅读次数:3770次

清中期剔红暗八仙人物故事如意

清中期剔红暗八仙人物故事如意

藏家:华夏收藏网 雕漆玲珑坊

这是一件难得的雕漆作品。如意长50厘米,上中下各有一副图案,用高浮雕的方式来表现,分别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三幅图案之间用浅浮雕的形式雕刻暗八宝。如意正面底为海锦纹,雕工一丝不苟,规矩大气。

如意整体造型规整,寓意吉祥如意,正方面锦纹满铺,细致紧密,雕工精湛,特别是第一幅图案的牧童放牛,活灵活现。如意包浆深厚,抚摸起来十分光润,为清代中期帝王将相把玩之物,实在为不可多得的一件作品。

如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陈设品,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也有的象云头,一般是用竹、骨、铜、玉等材料制作。最早的如意,柄端呈手指之形,“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即“搔杖”,也就是现在说的痒痒挠。

将搔痒的如意演变为吉祥陈设品的如意,明代始有,清代渐多,康熙时更成为了宫中皇上、后妃喜爱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摆设,以示吉祥和顺心。

如意的工艺和材质也因此更加精致和上档次,出现了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漆如意、金如意、玉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还将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的物品。至民国时期,如意在民间流传,成为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的贵重礼品。

这件作品去年曾被藏家华夏收藏网雕漆玲珑坊送去参加保利秋拍,并确认为拍品,后来又几经周折重回到其手中。
“因为实在是不舍, 如果真的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找到这样的佳品。打算当做传家宝,流传给后人了。”藏家华夏收藏网雕漆玲珑坊如是说。

 

来源:华夏收藏网

相关书画新闻: 如意  八仙人物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1150813102722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