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讯 庄燕琳 3月18日,“北京画院藏品特展:丹青京华——20世纪的北京中国画坛”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展览以北京画院藏品资源为基础,对20世纪中国画发展衍变过程中的景象与脉络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当时艺术生态的复原,对艺术家创作环境的追溯与解析,诠释与重现一个立体的、全息的、鲜活的京派绘画。
对于“京派”概念的厘定,至今虽未形成统一认识,但这并不应该减损20世纪早期北京画家群体在美术史中的地位和价值。“京派”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920年成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此后另行成立的湖社,是该组织形式的继续发展。借助社团形式,京派绘画聚集、联络和培养了一大批画家,他们以特有的形式吸引和培养后学,形成了承上启下、传承有序的几代画家群体。1957年北京中国画院(即如今的北京画院)的成立,从国家的层面吸纳了重要的京派画家,使得民族优秀艺术的传承在以西式美术教育为主导的学院体系之外找到一种平衡。
展览荟萃了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陈师曾、李苦禅、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吴作人等众多20世纪中国画大师近百件国宝级的绘画精品,参展画家逾60位。据悉,这是广东美术馆开馆以来规模最大的20世纪中国画大师作品展。展览将至5月18日闭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