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专家3天鉴定大连藏友380余"宝物" 仅两成是真品
发布时间:2014-03-18 阅读次数:1149次

  大连市民的“传家宝”中,的确有一些价值不菲的藏品。昨天,世博广场“消博会”期间举办的公益鉴宝活动中,一块市民收藏的田黄石被估价300万元。

  本次鉴宝活动邀请到了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北大博士生导师须小龙,央视国际频道《精品收藏》栏目鉴定专家姜涛等专家。在这些大连市民收藏的珍宝中,昨天一块重130克的田黄石被现场专家估价300万元。还有一位藏友的明代成化瓷器,被专家估价500余万元。

  大连群策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公益鉴宝活动举办以来的3天时间内,共鉴定古玩艺术品380余件,鉴定包括瓷器、玉器、书画、杂项等。不容乐观的是,市民从家里拿来的传家宝、或是珍藏多年的“宝物”中,80%是假货,真品只占总量的20%左右。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连市民的民间藏品假货“重灾区”主要集中在翡翠、和田玉方面,其中翡翠的料子出问题最多。“有不少的翡翠、玉件是用玻璃仿制的。 ”一位鉴宝活动的工作人员说,不过,更多的是“以次充好”,一些号称“正宗和田白玉籽料”、“翡翠A货”其实是用行内所称的“砖头料”加工而成,收藏价值几乎等于零。

  前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位70多岁的老人带着5件和田玉件来检测,只有2件是真品。另外,市民手中出现的最多的是一些“半真半假”的东西。比如和田玉,其料子确实是软玉,但并非产自新疆和田,而是青海料或者韩国料,更关键的是表面的所谓皮色并非天成,而是人为染色所致。这样的东西虽然能出具和田玉鉴定证书,但市场价格低廉。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苏琳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0908198356628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