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青接受新华文化记者采访
新华文化北京3月12日电(杨闯 伊媛) “是否能合理地保护文化遗产应成为考评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在2014年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这样建议道。
据田青介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县、市、省、国家四级保护体系。截至目前,中国已拥有1200余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我国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保护、传承得好,但有些省份在此项工作中还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田青认为,“一些省份的政府部门过于看重当地的GDP,有些地方官员在申报时虽然很积极,但却带着可以提高当地知名度、对当地旅游等产业开发有利的目的来申报,结果必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他看来,考评一个地方官员,除了要看他在GDP方面的贡献和政绩外,还应该看他对保护环境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所做的贡献,并且后者也应当成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现在,环保方面的考核已成为我国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一部分内容,但我认为这还不够。”田青说。因此,他建议:尽快在官员绩效考核中,加入“合理保护文化遗产”的内容,并且由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参与考评,使评判结果能够直接影响到地方官员的未来发展,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官员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开发旅游等领域而造成的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自然环境好了,传统文化保存得好,就是我们对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田青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