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2月14日专电(记者 蒋芳)记者从南京博物院考古所获悉,该所近日首次尝试实验室考古,以实现考古与文物保护的无缝对接。两座小轿车大小的明代古墓作为首批实验对象目前已搬进库房。
在句容茅山的南京博物院苏南考古工作站,两座小轿车大小的明代古墓被静静地安放在库房内。它们被严密封存在用糯米汁、蛋清和石灰等搅拌成的浇浆中,很有可能还保存着下葬时的原始状态,甚至墓主的尸体仍有可能保存完好。这两座古墓属于泰兴黄桥镇的何氏明代家族墓,是去年12月勘探发现的13座明代墓葬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墓主人分别是曾担任过山西道监察御史的何峦的继室张氏,以及曾任鸿胪寺主簿的何嵩。
据介绍,为了将棺椁原封不动地运抵实验室,考古人员在张氏墓和何嵩墓的砖砌墓室和椁之间,以及椁与椁之间都灌上浇浆,等墓顶用砖砌封之后再以浇浆封闭。在用起重机整体提取时,长3米、宽近2米的张氏墓重达11吨,何嵩墓的重量也近6吨。
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告诉记者,这是他们首次尝试实验室考古。田野考古中常见的是在考古现场开棺并提取文物,然后再送到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和文物保护。这样做的缺点是机质文物例如丝织品和漆木器等暴露在空气中很快会变色、损坏,纸质文物甚至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灰飞烟灭,因此考古时为了抢时间就容易忽略一些文化现象。而进入实验室,考古和文物保护无缝对接,有利于文物保护,考古可以像外科手术一样仔细进行。
以这两座古墓为例,因为浇浆墓的封闭效果好,墓主人的尸体和衣物很可能保存完好,古代为了防腐还可能使用一些药物和香料,实验室考古可以从容提取并进行化学分析。
考古人员最希望的是,时间被凝固了近600年,棺材内的一切都保存完好。这样考古就可以打开历史的一扇窗户,让我们了解一个中下级官员家族的生活状况,并由此一探明中期泰州一带的社会生活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