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圆明园流失7件大理石柱将“回家” 1700万件中国文物回归还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4-02-14 阅读次数:962次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专电(记者 任沁沁)据外国媒体9日报道,一个世纪前流落异国他乡的圆明园7件大理石柱,将在今秋,从挪威一家博物馆回归中国。

  经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专家鉴定,这7件大理石柱原本位于圆明园内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均高约1米,保存相对完好。一旦圆明园石柱回归,将是继去年兔首和鼠首后,目前最大的一批圆明园海外回归文物。

  促成这批石柱回归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北京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据披露,黄怒波与收藏这些石柱的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于去年12月达成一项协议:黄怒波向这家挪威博物馆捐资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160万美元)。该博物馆将于2014年秋天将这些石柱归还中国。

  这一消息一经外媒报道,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黄怒波1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首次正式回应此事。他介绍,两年前参加由中坤诗歌发展基金赞助的北欧诗歌行动时,了解到该馆收藏了圆明园的石柱。他当时向该博物馆阐述了圆明园对于中国人的特殊意义,并开始了推动“文物回家”的努力。

  经过与该博物馆进行一系列谈判和协议,这批石柱将在今秋被送到北京大学并展出。北大也将与该博物馆展开学术合作项目。

  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蒋朗朗说,这是促进文化交流事业的民间善举,相信这批石柱回国后能得到专业维护。

  “这些石柱有特殊的意义,相信中国人都会对它们有感情。”KODE艺术博物馆馆长卡琳说,希望此举能带动相关文化和学术交流的深入。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前把这些石柱带到挪威的人,是出生于卑尔根并于1886年移民中国的晚清将领约翰·威廉·诺曼·蒙特。据外媒报道,他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为中方作战。

  据不完全统计,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中国人追索海外文物的脚步从未停止,但海外寻宝之路充满曲折。“再难,也要努力。回归一件是一件。”黄怒波说。

  对于此次圆明园文物回归,有人质疑“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黄怒波对此表示“难过”,“今天推动圆明园文物回归,不是要重新记忆伤痛,而是希望人们再次铭记民族品格。”

  中国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如今,中国人通过合理、合法手段,追索属于本国的文物,是国人爱国意识的觉醒,也是中国文明力量的呈现。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8927989006042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