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特写:美国娃博物馆里“学”过中国年
发布时间:2014-01-27 阅读次数:806次

  新华网华盛顿1月25日专电(记者 孙浩 郭曼桐)中国人怎么过中国新年?史密森学会旗下的美国艺术博物馆25日特意将剪纸、木偶、皮影、泥人、年画等民俗技艺从中国搬到华盛顿,给美国小朋友上一堂“春节文化课”,吸引了上千人陆续到场。

  农历马年新春将至,美国艺术博物馆25日时隔多年再度举办“中国新年家庭日”活动。除了本地青少年的舞狮表演,来自天津的民间艺人现场展示了木偶表演、泥人张泥塑、杨柳青年画等精彩技艺。主办方还通过精心准备的“通俗教材”向美国朋友简单介绍贴春联、倒贴“福”、吃饺子、挂年画、发红包、逛庙会等年俗文化。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当天出席了活动启动仪式,并为舞狮点睛。崔天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春节对美国华人社群而言是一个重要节日,很高兴能与美国朋友分享这个快乐时刻,也祝愿农历马年给所有人带来好运。

  当天活动最大特色是“重在参与”,每个互动摊位前都排着不少人。孩子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参与制作年画、简易灯笼等,玩得不亦乐乎。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熊猫幼仔“宝宝”最受小朋友喜爱,在现场转播的熊猫监护视频旁,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熊猫手工作品,给“宝宝”写下祝福。不少小朋友在父母帮助下“有备而来”,特意在服饰中加入了中国元素,或身着中国旗袍,或头戴熊猫造型的毛线帽。

  在当地书法家王粹人的书桌前,美国朋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着请他为自己写下中文名字。一位家住华盛顿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从订阅的博物馆电子邮件中得知有这样一个活动,很高兴带着一儿一女来参加。

  “我本人之前对中国春节一点也不了解,但我儿子海罗德现在读四年级、选修了中文和中国文化课,很高兴能在现场接触到这么多有趣的内容,”这位女士说。在她身边,两个孩子小心捏着写有他们中文名字“海罗德”和“爱拉”的红纸条,爱不释手。

  美国小伙子斯蒂文·伍德一手抱着幼子,一手举起自己的中文名“伍师坦”。和其他美国朋友现场音译的中文名不同,伍德此前在得克萨斯州求学时选修中文课,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中国味十足的中文名。

  其实,中国春节对这个迎娶了北京姑娘的白人小伙子来说已丝毫不陌生,但他还是在现场收获不小。“今天活动很有趣,能有这么多家庭来参与倒是令我没想到,”他说。

  夫妇二人正计划今年4月带儿子“振恺”第一次回中国看看。“我们现在也教他说中文,希望他有机会学学汉字和书法,”伍德笑着说。

  今年是美国艺术博物馆首次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合作举办这项活动。美国艺术博物馆对外事务部主任乔·安妮·吉鲁拉告诉记者,很期待能与中方合作将“中国新年家庭日”办成一年一度的文化活动。

  她介绍说,展览中的展品往往不能供人触摸,因此博物馆很高兴为公众举办这类带有互动环节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人们可以用手、眼等更多途径去感知文化,当天活动让美国人对中国新年有了更多第一手认知。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2989211082458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