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屈菡)继今年初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挂牌之后,12月18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命名并颁牌。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北京朝阳京剧文化艺术中心、北京钧天坊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市建窑陶瓷研究所、莆田市善艺李氏工艺有限公司、康定大吉香巴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龙泉市夏侯文龙泉窑研究所9家机构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在书面致辞中表示,在10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我国始终坚持在积极推进保护实践的同时强调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就是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密切结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后近一年的实践证明,基地对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推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说,长期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实践走在前面,而理论工作则落在后面,不能适应非遗保护的要求。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成立,有利于提升我国非遗保护研究的理论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