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挖真品补赝品旧纸补新画 马伯庸揭造假手法
发布时间:2013-11-22 阅读次数:1440次

  据《新闻晨报》报道,畅销书作家马伯庸日前携新作《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图之谜》亮相上海书城,举行演讲暨签售活动,现场挤得水泄不通。马伯庸结合新书披露了大量文物造假方法,比如栀子、红茶加橡子壳配方做旧书画、制造缺损效果做旧瓷器,还有诸如老土埋新器、挖真品补赝品、旧纸补新画等千奇百怪的手段,引起读者浓厚兴趣。

  《古董局中局》系列是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说,讲述了古董行当里的文化传承与江湖险恶,书中透露了很多古董行业的专业知识,被网友奉为“古董入门书”。据出版方读客图书透露,第一本于去年10月上市,叫好又叫座,不但销量超过50万册,还斩获各项大奖。时隔一年,马伯庸推出《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图之谜》,围绕《清明上河图》展开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谈及与《清明上河图》的渊源,马伯庸说,2002年,他在新西兰留学时读吴晗的《读史札记》,书里第一篇就写考证《清明上河图》和《金瓶梅》之间的关系,“这篇论文写得像推理小说一样好看,成了理论基础”。据马伯庸称,虽然小说的人物和情节是虚构的,但书里所涉及的古董知识全是有出处的,“为此,我还请教了古董界的前辈”。

  在《古董局中局2》中,马伯庸揭秘了大量文物造假方法,本来一文不值的东西,精心涂抹一番,就可以“价值连城”。巨大的利益,令无数人铤而走险,更有一些家族,世世代代在这个晦暗不明、凶险万状的江湖中营生……马伯庸揭开了当下鱼龙混杂的古董圈的盖头。

  如书中披露,一件当代的瓷器赝品要想扮成出土文物,先要咬酸,然后用铁棒和锉纸磨旧,必要时还得用小锤造出缺一角的残缺效果,最后抹上泥土,扔到墓土里养着,一般埋上几年,老土跟新器粘紧了,破绽就算是给抹平了。书中甚至提及佛头造假中一种极其少见的手法——茅拓法。有一种石料叫茅石,质地偏软,可塑性强,又容易沁色,特别适合复制佛头并且做旧,能把青苔纹和风化纹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439671516418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