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2个月来,香港漫画成为业界一个持续性的话题。先是7月底,马荣成宣布封笔,连载24年的漫画《风云》终结;继而是8月21日,香港动漫基地在湾仔为马荣成举办为期两个月的“一个英雄的诞生──马荣成漫画作品展”,当时全港主要流行杂志都以此活动为封面;9月初,南方一家知名媒体在“文化中国”版刊发长文讨论马荣成的《风云》历程及港漫今昔;9月下旬,欧阳应霁、马荣成、黄玉郎等香港漫画家开始陆续出现在内地的漫画或动画活动中……在这些常规或非常规的事件背后,有一个怎样的港漫市场?在几十年的港漫江湖中缔造了一段又一段人生传奇的香港漫画家们,如何看待如今的香港漫画格局及港漫未来?内地漫画创作人和从业者从港漫发展变化中能获得哪些经验和启示?双方的合作趋势又将如何?
《风云》漫画连载于马荣成1989年创立的香港天下出版有限公司所出版的《天下画集》内,最高一期的销量曾超过20万本。
黄玉郎以《龙虎门》起步,在上世纪80年代最鼎盛时期,黄玉郎的公司曾占据全香港漫画营业额的80%以上。
在9月28日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漫画节的嘉宾名单中,香港漫画家王泽、马荣成、黄玉郎赫然在列。这并非马荣成第一次到广州参加中国国际漫画节,但是他宣布封笔之后第一次公开出席内地的漫画活动——两个月前,马荣成在香港举办“风云盛宴”,邀请读者及业界好友见证封笔,其连载24年的《风云》漫画将终结。
封笔虽为漫画家的个人选择,但在两岸业界引起反响不小,有人直指香港漫画市场衰退很快,读者越来越少,漫画家没有画下去的动力,也有人说“香港缺乏让原创漫画生存的环境”。香港漫画市场究竟衰退到何种程度?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衰退?与20多年前相比,如今的香港漫画呈现怎样的生态格局?在几十年的港漫江湖中缔造了一段又一段人生传奇的香港漫画家们,如何看待未来的香港漫画?
1 2 3 4 下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