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 科学“牵手”艺术,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日前举办的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为人们描绘了图景。
这一展览以“融合——十年纷呈”为主题,在回顾国家科技成就同时,运用最新展示技术向人们呈现了更多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当代成果。
本次展览设置的射电望远镜互动展让观众与“光家族”成员有了亲密接触,观众只要接触栏杆就会看到绚丽的宇宙光芒。专家介绍,感应扶手内置了数十个电磁感应模块,在感受到人的静电磁场后,就会相应启动不同的光波程序,大银幕上就会出现不同波段探看到的同一天体的不同影像。现场专家说:“观众看到的星空,与佘山脚下射电望远镜利用无线电波看到的宇宙一个样。”
上海光源的螺旋形展台上,观众将透明的立方体放入带有装置的立方盒中,用互动光笔在表面涂抹,上海光源就会引导观众进入同步辐射光扫描成像的世界:利用同步辐射双色减影心血管造影技术,能为心血管病患作快速清晰的早期诊断;利用光源中的X射线深度刻蚀光刻技术,可制造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型马达、微型齿轮、微型传感器等紧密机械……
“水墨戏剧”展区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该展区将传统的水墨画、音乐和舞蹈与互动感应、动态投影等科技手段相结合。观众无论是点动手指,还是舞动身体,就能像画笔一样在白色屏幕上“绘”出或浓或淡的水墨画。
展览上,汪耕、许学彦、刘高联等两院院士泼墨挥毫,共同绘就了《科学与艺术的春天》。同时,根据人眼立体视觉成像原理,这一画作又“变身”为裸眼3D作品,成为一幅“活着的中国画”。
据了解,自2004年创办以来,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的观众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长,去年已突破6万人次。在展品上,今年展览共计收到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件创意互动作品,创下历史新高。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希望展览能够提供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创造能力,实现为民众造福的应用成果。”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在发来的贺信中说。
(吴振东 彭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