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国家谋机构知名人士访问联合国总部,赠送了四川画家陈启明先生工笔大熊猫《中华国宝图》。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出面接待,看到栩栩如生的工笔大熊猫非常高兴,亲自安排悬挂在办公场所,作永久性珍藏。过去十多年,陈启明先生工笔大熊猫《中华国宝图》通过社会各机构和知名人士的收藏与传播,备受国际友人的喜爱,被广泛誉为当代中国最佳“国礼”。
一、彰显国礼新特性。大熊猫仅产于中国,盛产于四川,因本身物种珍稀,样子憨态可掬,深受世人喜爱。作为中国国宝、“友好大使”的大熊猫,向外国友人赠送的历史始于唐朝,当时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2只。1936年至1945年期间,国民政府共向西方国家赠送了14只。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的去处更是成为国家外交方向的反应:50年代,中国向苏联赠送了2只;60年代,大熊猫受到冷落,除了向朝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家赠送。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70年代,大熊猫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逐渐走红并延续至今。现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差不多都能看见大熊猫的身影,大熊猫已经成为中国与外国人民友谊的见证。 但是大熊猫物种珍贵,对生存环境有严格要求,国礼相赠的数量和范围必然有限。2001年,时任成都市委有关领导看到陈启明工笔大熊猫后动情地说:“陈启明成功创作超写实大熊猫国画,以新的载体丰富了瞻仰国宝和交流国宝的形式,弘扬了中国文化,是中国的骄傲!四川的骄傲!成都的骄傲!”
二、极具观赏的艺术性。80年代末,陈启明开始大量写生研究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25年的探索与创作,他逐步掌握了一套传承古今的工笔大熊猫绘画的独特技巧。特别他善于把握深度的细部刻画和整体感觉的协调,在具象的细微追求中很好地保持了大众审美的视觉冲击力。在作品的表现上,他充分运用油画透视写实的优势,以极强的概括能力、写实能力、审美思想,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切入动物的自然世界,并投入大量的工写精力,使绘画中的造型超越了客观事物,创造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传统的中国工笔画融入了新的“神韵”。近年来,陈启明工笔大熊猫画表现手法和风格日渐成熟和完美,其作品已经被多个国家委部机关,四川省、成都市政府机关和联合国总部、欧美等海内外机构及个人收藏。2009年以来,作品在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瀚海等权威艺术机构组织的大型拍卖并获得好的成交记录。
三、艺术品种的稀缺性。近十年中国工笔画由于新写实画种的出现,加之本身创作难度大、花费时间长的特性,又呈现出强势复兴态势。作为新写实绘画的《中华国宝图》其稀缺性还表现在:一是画家资源的稀缺性。纵观全国美术界,能够画工笔画的画家约一万人,而真正能够画超写实动物画的艺术家确十分稀少。二是创作黄金时期的稀缺性。超写实绘画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体力,尤其是对眼力也有很高的要求。这类画家进入经典成熟创作时期通常在40-55岁。一个超写实画家的真正黄金期通常在十五年左右。三是创作素材获取的稀缺性。一幅优秀的写实绘画不仅对画家的全面能力有很高要求,而在题材造型的获取上也是十分艰难的。熊猫动作的姿态是一幅画成功的关键。在没有历史资料借鉴的情况下,画家创作时需在写生上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吸取和提炼到需要的“灵魂”。四是创作数量有限的稀缺性。创作一件三平方尺的超写实工笔画通常需要半个月。十年创作精品也在一千平方尺左右。
四、“熊猫”功夫的传奇性。陈启明在绘画上具有极高的天賦。6岁时画的人物和鸡的造型,相当美院附中优秀学生的水平。因为十分酷爱动物,他一开始就把绘画的兴趣和精力全部集中在表现各类动物身上。1987年,成都大熊猫基地建在自己家门附近。这个上天的“恩赐”,使他从此与大熊猫“结缘”。看了很多过去的资料,发现历史上还没有人以写实手法艺术地表现大熊猫,于是便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走上了一条“工写”大熊猫之路。艺术创作不仅要有造型的天赋,更要有观察事物的“天眼”。陈启明20多年的写生、积累和构思,大熊猫皮毛机理和举止以及任何一个细节的微表情,都映在脑海里,有成百上千个属于自己捕捉到的生动姿态,练就了提笔就可直接起稿的“熊猫功夫”。如今已经拥有写生手稿二万余件。谈起超写实的手法,他说,绘画虽然用了一些新的绘画材料,可技法不难,难就难在长期耐得住寂寞并有毅力坚持下来。我的乐趣是在坚持之后!
真是“埋头创作无人知,走出国门艺惊人!”面对未来,陈启明表示,将用自己的笔和对动物的崇敬,尽最大的努力,艺术地表现地球上的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动物。
来源:天府文化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