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开始,大同申报“书法之乡”的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作为大同书法协会的掌舵人胡金来一时间成为中国书坛关注的热门人物,以书法微刻成名的他在书法这项传统文化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通过对胡金来的专访,领略书法的魅力,探访书法的最高境界。
著名书法家胡金来,幼时即喜好书法,曾得到周泉瑞、王朝瑞指点教授,专攻汉隶,兼习泰山刻石和石鼓文字。其擅长隶书,取自《石门颂》、《衡方碑》、《乙瑛碑》、《礼器碑》,将摩崖刻石的雄强浑厚之气和庙堂碑刻的典雅淳穆之气有机的融为一体,凸显其博大与雄强。
其又善临摹,从事书法微刻艺术多年,书法独创一格,自成一家,书刻作品中临摹历代书家名帖者,于机微处维妙维肖,几可仿真。胡金来兼具刀笔二者深厚功力,他将书法与金石艺术 相融合于一体,心摹手随,心手俱得,堪称当代一绝,唯后来者可追。
多年之后,胡金来竟然又转身临摹古碑古帖,其意在找出书法艺术的根本所在。观其艺术追求之路,可谓“先看山是山,后看山不是山,再看山还是山”,得一缘分,可近距离与他讨教书法之道,现摘录一二,以飨读者。
问:书法微刻艺术大师,这是大家通常用来形容您的称呼,您怎么看待这个,如何看待书法与篆刻的结合?
胡金来:经过30多年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追求,我在书画艺术上继承传统,学习各家妙旨所长,融合篆、隶、行、草四体,力求融合,升华意境。当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大家之所以这样称呼,大约还在我的微刻艺术作品更早的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我的金石雕刻作品,意在以刀代笔,以石为纸,将书法艺术与金石艺术精妙一体,算是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个创新。
问:您能将书法和篆刻结合在一起,与您所在的大同这个城市是否有关系?
胡金来:关系还是比较大的,大同有2300年的历史、做过北魏都城、辽京陪都,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可以称作“艺术之都”。因为云冈石窟的存在,2010年大同获得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都”的称号,近两年还在申请“中国书法之城”的称号,可以看到大同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尤其书画艺术更是光彩夺目。
问:您曾携微刻艺术作品出展台湾,获得了很高的赞誉,请谈谈您的感想?
胡金来:作品去台湾展览不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把中华文脉之根留住,代表了大同书法界独特的韵味,以书画雕刻艺术传承古都情怀,品味千年文化,为再塑人心之美、万象之美增添光彩,为大同这座“文化名城、艺术之都”传承中华书画精髓,为创建“书法名城”做些贡献。
问:请您谈谈您的书法艺术道路有那几个阶段?
胡金来:很小的时候就喜好书法,曾得过周泉瑞、王朝瑞指点教授,那个时候专攻汉隶,兼习泰山刻石和石鼓文字。也有一些书法篆刻作品参加了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三届书法篆刻展。九十年代,虽然也参加国展等各项活动,但我的主要精力则放在了微刻上,将书法、篆刻融合在一起,取寿山、巴林之名石,简篆隶楷行之一体。便可雕琢于石上,皆成佳品。这些年,我重新回到临摹古帖的路子上来,返璞归真,以便可以找出书法艺术的根本所在。
问:您认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胡金来:知识,是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而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表现知识。如果知识不够,修养不高,书法将最终成为技法的表现。因为,在某些层面上讲,如果你的知识水平,滞留在一定程度,你就无法再拔高。书法最高的境界,其实是在表现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我从20多岁起,就开始写,到现在已经有30年了。我一直把书法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不断地追求和探索。
附:胡金来简历以及作品参展历程
胡金来,1954年出生于中国河北,成长于山西大同,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刻字委员会主任,大同市书协主席,一级美术师。
1984年至2000年间,篆刻作品四次入选中国书法篆刻大展,书法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书刻作品(苏东坡寒食帖)被中国博物馆典藏;
2012年其作品参加“山西大同·台湾新竹”两岸艺术联展;
多次受邀至港台和日本、韩国参展;
著作集有:《中国青年艺术家精典》、《中国书法大成》、《胡金来隶书字帖》、《胡金来书法专集》等。
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